首页 > 应用文 > 工作总结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整理5篇)

发布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4-05-15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篇1

为了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我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希望自己在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结合教学实际,提高自己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朋友,采用对话的方式,讲述了“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踏实地做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五个话题的内容,联系教师的教学实际,诠释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鞭辟入里,通俗易懂。

不仅提供了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使每个教师都有能力去做教育科研,更重要的`是,它激励教师在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平庸,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书中对何为“有效的教育科研”娓娓道来,以有效为底色,与日常职业生命有机结合,向我们介绍了一条适合于一线教师的快乐科研、幸福科研、有效科研的道路,让作为研究者的教师逐渐体悟着“幸福科研路”的教育生活。

结合研读内容,我不断反思发现自己的教学中有价值的问题,拟定研究的小课题,希望自己在脚踏实地中有所发现,在这本书的理论指导下,希望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多一些理性思考。“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篇2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已经凸显出来。教育科研能力是21世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教师只有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对教育进行研究,他才不会是一支燃烧之后便什么也没有的蜡烛,而会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闪亮的恒星。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既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是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从教育史可以了解到,教育家最初也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与一般教师的区别是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研究教育,于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自己获得发展,最终成为教育家。我们一线教师虽然科研思路、方法等不及专业人员,但我们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是在学校这个“大田”、“车间”中对教育现象以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我们能随时进行观察、分析,掌握最真实可靠的资料,这是我们进行教育科研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谈“研”色变,觉得无从下手。要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时得心应手,就要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意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积累。

理论学习:教师教研的基石

对于教师而言,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简单地给予或传播给他人的。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谁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培养,必须通过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一种“保鲜剂”,只有不断地学习,教师才能持续地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从而接受源源不断的新知识和经验的补给。

作为一名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首先需要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同时,紧跟教育动态,了解新兴的教育理念。在当今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更应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为此,教师需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怀揣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唤醒内心对自主学习和成长的渴望,克服等待和依赖的惰性思维和习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个人专业发展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和研修内容,促进个人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和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只有通过持续的自主学习和成长,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为社会培养更多有价值的人才。因此,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学习计划如下:每周我将阅读一篇教育理论文章,以加深对教育领域的理解;每月我会订阅一本教育杂志,以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研究成果;每学期我会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并记录学习笔记以巩固所学知识。此外,我还会多看现成的教育报刊杂志,及时了解学校教育科研的新动向、新思路和热门话题。我也会尝试多获取各种专门性的科研信息,为将来进行科研选题积累资料。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会注重学习方法,并以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作为衡量标准。我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水平和能力等,并确定问题,形成学习专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实践。同时,我会适当地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整理成学习文件夹。这样不仅可以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展,还能帮助我认识自己的实力、缺点、倾向、习惯以及下一步的学习需求。此外,我还会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角度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养成在书的边缘空白处写下评语、随感等的阅读习惯。我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借鉴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及理念,我可以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来审视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研究,以优化教学。

“一次充电,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永不停歇”的阶段,教师们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只有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才能与时俱进,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

写作:教师教研的轨迹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细致记录,描绘出教师成长的轨迹,加速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内化过程,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应该升华为科研理论。通过学习、实践、培训、反思等方式,结合自身实际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随笔、反思以及札记等,使得教育科研不再遥不可及,而是真实可行、触手可及。

教学案例——提升教研经验

案例分析,撰写教育案例是一个重新认识教育现实、进行反思、研究和总结、提高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教师常常处于反思的状态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明确改进方向。这有利于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并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力。此外,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还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育案例的撰写和积累过程中,教师完全有可能成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型教师。

教育案例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研究成果,也是撰写教育论文和课题研究材料的优秀素材。这类素材经过加工处理后,具有典型性,可以用来编写富有实际联系、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教育论文和课题研究材料。撰写教育案例、教育论文和课题研究材料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撰写教育案例是撰写教育论文和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撰写教育论文是提高撰写教育案例的途径,而撰写课题研究材料则对撰写教育案例起到了提升作用。将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能够促使教师将教育行动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撰写教育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使教育研究达到更高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撰写教育案例的作用。有了撰写教育案例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论文的撰写和课题研究的开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教学反思——形成探究意识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批判性思维活动。自我反思是教师的

教师应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这是一种研究方式。自我反思实质上是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的对话,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在心灵中的交流。教师应该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贯彻自我反思。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是展示教师双重角色的过程,在本质上说,反思是自我发现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它是自评和他评结果的整合,是全面认识主体教育活动的科学影响、人文影响和社会影响的结果。反思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或态度,更是一种文化,是在借鉴新的教育理念和认识基础上的创新努力。反思是一种挑战,一种人格提升,一种全新的生命追求。一位优秀的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反思中体验成长,领悟到成长的意义。

自我反思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更加关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并始终以问题意识来面对这些教育现象。这样,教师逐渐培养出了具备教育家的专业眼光、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的特质,也能够找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了问题意识后,教师就能够找到进行反思的切入点,其反思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广度和深度也会更深入,引导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探索。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和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倡导自我反思的实践,使自己具备这种思想、意识、能力和习惯,最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

在教师的写作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一篇篇案例、反思或体验来展现和实践新的'理念与追求。通过实践和反思,教师能够善于研究教学问题,敢于进行创新思考,乐于进行写作并掌握写作技巧。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实践、思考、交流和写作都是对新课程的积极回应,并且是一种深度学习和教育科学研究。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水平,也为成为科研型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博客:教师教研的平台

写博客已经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于教师而言,撰写博客不仅有助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记录下所获得的灵感,还能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同时,通过博客的整理和编辑,教师们能够淘汰掉粗糙的内容,保留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完善。此外,博客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他们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博客上,教师们可以与名师进行对话,与专家交流,并与同行切磋。这种面对面的接触和心与心的沟通,能够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更专业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博客是一种适合教师以教育叙事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的教育经历与体验,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并与在线的同行及专家进行深入探讨的平台。通过博客,教师们可以打破传统的信息隔离,获得更多的互动与反馈。

沟通的状态,博客的出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使得有经验的教师的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年轻的教师可以通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实现知识的纵向传承和经验的横向交流。博客成为我们教研工作的重要平台,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际问题与理论研究相互借鉴。而且,博客所记录的信息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宝贵第一手资料。

博客承载了教师成长的印记,铭刻着教师专业修养的历程,教师在不断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而博客则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博客为教师搭建了一个自主的平台,成为他们专业成长的工具和媒介。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博客的功能,让我们的科研之路走得更远、更广。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篇3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道:“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打开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心情豁然畅快。因为几年来一直分管教学科研工作,为了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能力,所以也一直翻阅相关的教育科研方面书籍,但终因这些书籍的理论术语过陌生,对我而言过于苍白,读起来总感觉索然无味而最后弃之。而陈大伟教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以对话的形式,用直白的语言向我们一线教师清新自然地述说着教育科研的幸福感,我想每一位阅读者肯定十分欣喜地接受书中的观点。

书中围绕“教育科研和教师成长”分别从五个话题进行阐述: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踏实地地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其中的话题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的确是我们一线教师最为迫切需要的。通过平时的教学研究发现,我们的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困惑很多,到真的要去找寻进行研究时,却总是找不到一个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我们的很多教研组活动要提高教研活动的真正有效性,关键是要从平时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确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但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为此,我在寒假的作业布置中就谈到了——我的教育教学困惑,要求老师们积极撰写。一个寒假过去了,参与的老师并不是很多,可见大家还是缺少了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

如何寻找问题所在,让问题真正成为我们教学时的朋友?我们不妨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探究。

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比如说,课堂上孩子的倾听情况,尤其是当同伴发表见解时,倾听的效果就更不佳了。这是何为?如何提高?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又如,语文课上很多时候教师“以读带悟”,而静默时间很少,难道只有出声的阅读才是读?思考之余,如何有效促进以读带悟等问题也诞生了。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思考困难形成的原因,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这就是研究。

二是从学习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学校校本研训过程中经常安排听课活动,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听课教师总是带着本子来听课,听完后又合上本子回去了,听课的效果甚校其实,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听课,只要有所准备,有所思考,我们都会受到启示,无论是精彩的,还是糟糕的。这学期我们的听课还是执行上学期的,希望我们都能够从有效的观课议课中点亮教师课堂的智慧。

三是从热点难点中发现研究问题。在学校里,上级和学校不时就有新的任务和要求,一线教师往往穷于应付。整天处于应付中,根本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问题。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形,我觉得我们何不把学校的'这些任务和要求变成自己的研究问题去做呢?我想这样去思考,去研究,我们的行动后产生的效益是最大的,也不会感到那么痛苦,而是付出之后的幸福感。

四是在纵深漫溯中理解研究问题。记得曾经在实验小学借班上课时,我为了和四年级的学生套近乎,见面时称“小朋友”,但当时有一位男孩却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请不要叫我们小朋友。”当时我一阵惊愕。阅读本书后,我忽然发现,原来“同学们”和“孩子们”这两个称呼的背后竟然也有很深的内涵。“孩子们”背后是爱,是无私的爱,而“同学们”背后是尊重,是共同学习和发展的伙伴。爱,是没有错的,但爱的前提是尊重,只有把孩子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伙伴,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才是幸福的,快乐的。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篇4

“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目标。

本着这个目标,利用闲暇时间,我阅读了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

看到中小学教师被无效教育科研困扰的现状,陈教授把有关“如何提高教育科研实效性”的问题汇集起来研究,用对话的文体来呈现,用讨论的方式来表达,力求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理解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感受和体验幸福。

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从中,我明白了对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讲,采用过程范式更为实际,也更有价值。教育科研不只是解决“是什么”的认识问题,而且是解决“分析目的和手段”的“怎么做”的.实践问题。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对知识的新的认识,突破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产生或获得了新的实践效果,而且更新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第二部分是“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除了从实践困难中发现研究问题,还可以从实践的困惑中发现研究问题,或者从实践的经验中发现研究问题。其次我们要从学习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不要拘泥自己的学科教学,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认识教育,这样更容易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得到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第三要从热点难点中发现研究问题。现在上级和学校不时会有新的任务和要求,如果老师整天处于应付中,那么就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陈教授也给我们出了个好主意,他告诉我们可以把上级和学校的要求变成自己的研究问题,这样研究的成果更容易得到认可,而且也让工作更有成效。第四要在纵深漫溯中理解研究问题。对我们的专业生活来说,向纵深漫溯,对教育基本概念进行一些思考和研究,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寻根,从而使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部分是“规划研究行动”。就研究课题的选题来说,我们要从“价值、新意、可行性”三方面考虑。研究思路,我们可以将他人的经验运用于实践,进行具体化的思考,也可以在经验概括中抽象出来的东西进行实践。

第四部分是“脚踏实地做研究”。这部分的阐述让我明白了“行动研究”不分离,它是最适合我们一线教师参与和实践的教育科研方式。我们做研究,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进行。

第五部分是“成为优秀的研究性教师”。要成为优秀的研究性教师,我们就要做到务实求真,尊重他人,不畏艰难。

书虽然读完了,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止,我将以此为指导开展我的课题研究,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教师读书笔记篇5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道:“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打开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心情豁然畅快。为了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能力,所以也一直翻阅相关的教育科研方面书籍,但终因这些书籍的理论术语过陌生,对我而言过于苍白,读起来总感觉索然无味而最后弃之。而陈大伟教授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以对话的形式,用直白的语言向我们一线教师清新自然地述说着教育科研的幸福感,我想每一位阅读者肯定十分欣喜地接受书中的观点。

书中围绕“教育科研和教师成长”分别从五个话题进行阐述: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踏实地地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

其中的话题二——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的确是我们一线教师最为迫切需要的。通过平时的教学研究发现,我们的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困惑很多,到真的要去找寻进行研究时,却总是找不到一个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我们的很多教研组活动要提高教研活动的真正有效性,关键是要从平时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研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确,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但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还会令学生在问题的轰炸中失去信心,无效学习。可见大家还是缺少了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

如何寻找问题所在,让问题真正成为我们教学时的朋友?我们不妨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探究。

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研究问题。

比如说,课堂上孩子的倾听情况,尤其是当同伴发表见解时,倾听的效果就更不佳了。这是何为?如何提高?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又如,课堂上很多时候教师“以读带悟”,而收集整理默时间很少,难道只有出声的阅读才是读?思考之余,如何有效促进以读带悟等问题也诞生了。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思考困难形成的原因,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这就是研究。

二、是从学习思考中发现研究问题。

学校在教研活动中中经常安排听课活动,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听课教师总是带着本子来听课,听完后又合上本子回去了,听课的效果甚小。其实,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听课,只要有所准备,有所思考,我们都会受到启示,无论是精彩的,还是糟糕的。这学期我们的听课还是执行上学期的,希望我们都能够从有效的观课议课中点亮教师课堂的智慧。

三、是从热点难点中发现研究问题。

在学校里,上级和学校不时就有新的任务和要求,一线教师往往穷于应付。整天处于应付中,根本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问题。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形,我觉得我们何不把学校的这些任务和要求变成自己的研究问题去做呢?我想这样去思考,去研究,我们的行动后产生的效益是最大的,也不会感到那么痛苦,而是付出之后的幸福感。

四、从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不妨问问自己:在工作中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是课堂教学质量不尽人意?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这样做往往能帮你发现你所需要的`问题,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如何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如,有些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别是对一些“捣蛋”的学生的教育管理很有一套,于是有些教师就提出:能否用非常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

五、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果多加留心,教师往往可以从看似平常的教学工作看出问题来,这些似乎都已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却是我们可以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有些教师通过大量的听课发现,课堂上不少学生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而在讲课的老师看来,他所讲的这些话又是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的,于是听课教师就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问题。

又如,有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发现有些教学内容互相渗透、关联比较密切,如果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虽然难度降低了,但不易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于是他就提出“能否重新安排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顺序,做到既分散学习的难度,又能逐个突出重点”的问题。再比如,一些老师常常因为小组合作学习而影响教学进度,因此提出“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