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绿色制造培训范例(12篇)

发布人:网络 发布时间:2024-02-29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篇1

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单位组织全体职工深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这次系列教育活动学习,思想获得了升华,认识得到提高,信心得到了增强,并深刻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要结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使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是解决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从当前来说,就是要用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工作方式。面对挑战,树立信心,不畏缩,不后退,既要充分估计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看待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带来的新机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策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农广校联系自身的业务工作,对晋宁县三合村”通过三个阶段的培训实现三次跨越的典型案例,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典型案例分析材料,同时对**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做出了分项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二、大力发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十七大报告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主流作用。结合新**的建设,19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人力资源丰富,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水平低的实际,提出了以农民为本,科学发展的一系列开发和提升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道路,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大发展,创新培训途径,提升培训质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和探索,为政府和职能部门科学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依据。促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走向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整合管理和培训资源。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形成制度,我们已逐步进行绿色证书培训学员管理档案的开发,利用远程手段建立健全全市农民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市农广校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不懈求创新、坚持提高素质强服务。农广校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工作中,一是抓政治思想的学习,认真落实党风廉正责任制,不论是在单位工作或是借出工作的同志都勇于开拓,扎实工作,为单位树形像,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是抓岗位目标责任制,今年年初市农广校各处室的分工进行了调整,全校职工服从分工,认真履行岗位目标,作到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积极主动工作,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市农广校在强化对全市农广校系的服务工作中;一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农业局的各项任务的实施作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导向,联系新形势、新要求研究、探索和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方法;三是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拓展办学渠道、提升办学层次、开辟办学角度。四是整合各方面农民教育、培训资金,增强办学支撑;五是强化现场督促、指导,市县联合办学;六是扩大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管理出质量,质量求发展。

(市)区,目前已落实100余人,年底完成200人的中专招生计划和1万人的绿证培训任务能够完成。目前我单位的招商引资是和石林县农广校联合开展的,计划引进农业产业和加工产业项目,计划投入1500万元,现在正在工业园区进行土地核实。

1、办学评估取得实效中央评估验收专家组的专家、云南省农业厅和云南省农广校的领导对我市农广校工作和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第一,要充分用好评估结果,对办学水平不同的县农广校要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引导、管理的针对性。第二,要坚定面向三农”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学历教育和农民培训统筹兼顾,各有侧重,突出特色。第三,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出台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免费政策,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涉农专业,突出农业办学特色。第四,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探索农民教育培训的新方式、新方法,建立农民需求反馈机制,加强教育培训跟踪服务的主动性,使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更加符合农民需求。

2、创新发展实施绿证

**市、县农广校,牢固树立以三农”为本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七”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的精神,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工作宗旨,围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各项工作中。当前现代新**建设与改革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一个最富活力而且变化最大的社会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又应该如何与时俱进、抓住契机、创新发展?这是新形势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研究的新课题。

为适应新时期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需要,按照绿色证书制度要求,总结了**市绿色证书制度实施以来的经验,完善和细化了专业门类、课程学时、机构管理、考核发证等培训和管理环节,对《绿色证书管理办法》进行补充和修订,使绿色证书培训质量得以提升和更加符合农民的培训需求。绿色证书制度实施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在提高培训质量、严格管理体制上改革和创新,严肃技术资格凭证的作用,在继续做大做强绿色证书这一农民教育培训品牌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绿色证书定位,使绿色证书制度步入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轨道。为适应新时期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需要,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深化改革,提高培训质量、严格管理体制、突出培训实效上力求创新,2009年我市绿证办全面推行《绿色证书管理办法》和**市绿色证书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化平台,使绿色证书培训更加顺应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的需要。

3、结合绿证培训扩大招生

4、培养新农民组织技能鉴定

5、深入开展农民培训

促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走向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广泛支持的范围,强化行政执法,强化行业准入,持证上岗,下大力气加强培训力度。总结农民培训的经验和方式,初步探索了一些新的、更加人性化的培训模式,探索农民培训的最新机制,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整合管理和培训资源,管、培分离,并加以落实。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

关键词:绿色技能;培训体系;问题;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1-143-03

一、绿色技能的界定

目前绿色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针对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和绿色技能的研究也是很多,针对绿色技能的定义国内外不同机构和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从目前文献资料阅读中,本文发现最贴近的是国外的一个词―“绿领”,国内很多学者对于绿色技能的表述和绿领的内涵有很多相似之处。

最早出现“绿领”一词是在2007年的时候,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出版的全球环境报告之中,其中有一部分关于“绿领”的阐述,这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概念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就业人群、工作内容和目的。从就业人群来看,绿领是和农业、生态环境和环保相关领域的制造、管理服务和研究开发活动的就业者;从工作内容来看,绿领的工作内容既包含传统产业领域的生产加工和制造等相关工作内容,同时还有一部分很重要的是能够保护和改善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最后从目的的角度来看,通过绿领的工作内容能够减少生产废弃物和污染物体的排放,能够高效利用能源,减少资源浪费,能够最终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终极目标。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于绿领的阐述之后,美国紧随其后,在2009年《韦氏大辞典》收录了“绿领”一词,针对这一词,在《韦氏大辞典》中的定义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有所区别,它是指工作或研究领域在生态环境、农林行业以及环境卫生领域的专业从业者,同时也将喜欢户外运动等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美国《韦氏大辞典》收录的关于绿领的定义明显内涵和外延都进行了扩展。

很多国内外学者仅仅将绿色技能定义为从事绿色行业人员身上所具有的技能。绿色技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绿色产业中的绿色生产环节、具有绿色性质的工作内容以及在科学研究中能够带来绿色科技创新的知识,这以上三个部分的技术和能力的综合。

随着绿色经济在海内外获得极高的关注度,国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绿色技能的越来越多,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他们对于绿色技能是如下的阐述:劳动力所应需要有的技术性技能、知识、价值观和态度,从而促进商业、工业和公共事业领域的发展与支撑可持续型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成果。

后来世界经合组织在给出它的定义中,指出绿色技能是一种特定的技能,这种技能是能够调整企业的产品、服务或业务,这种调整是为了适应符合适应进一步的气候变化或适应它的影响的相关绿色法律法规。

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我国对于绿色技能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很多学者的研究往往是从国外借鉴,例如赵东初、胡杨等学者的观点是绿色技能是劳动者身上所具备的综合的素质和能力,这种就业者要具备生态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能够深刻领会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内涵。还有的学者将其仅仅与林业挂钩,提出的绿色技能是能够产生价值的一种专业性的知识,是指在生产制造或者管理活动中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污染物最小化的排放,同时高效利用产能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文献阅读、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对于绿色技能的并不是太全面,有的仅仅局限于林业,有的仅仅局限于从技能的角度分析。

我们在整理和分析前人的基础上,我们定义的绿色技能应该是全面的,而且是在绿色经济下,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所以绿色技能应该是一个综合全面的技术、能力和思维的综合。

概括来说,绿色技能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生态环保和绿色生产的管理技能,这是人才冰山模型浮在海面上可见的部分,更多的强调技能知识的运用,另一部分是价值观的部分,这是在人才冰山模型下面的部分,这包含每个个体的思想品质、精神境界、价值观去向和伦理观念等。

二、国外关于绿色技能培训的现状

国外关于绿色技能的培训由来已久,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以看出,在2007年,《绿色就业法案》就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其中根据该法案的内容和条款,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和州地方政府的绿色就业工作,联邦政府计划拨款1.25亿美元用来提供就业培训计划。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时提出,联邦政府要提供数百万美元的资金用于“绿领”工人的培训。其中在《绿色就业法案》中,政府主动招募失业人士,提供适当的训练课程,使其具有装置绿色建筑的设备与其他绿化房屋的知识与技术。在纽约市目前开设最热门的十大绿色训练课程是:建筑物外墙分析师,建筑物能源使用绩效分析师,太阳能板设计与装置设计师等设计班,太阳能板基本设计与装置技术训练班,太阳能专业人士训练班,再人力资本与就业生能源系统训练班,河岸维护与维修训练班,有害废物处理训练班,污水处理训练班,建筑物废料处理及废料回收训练班,园艺及屋顶设计、外墙装饰、公园花草树木维护工作、大型园林及森林养护培训。大型企业自己有能力从事大楼绿化的工作,小型企业没有,因此他们也可以申请与家庭住宅类似的政府协助,以减低其企业能源的使用与电费,并达成环保及减少失业人数的目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地方政府的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办公室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绿色就业岗位不仅出现在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且也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也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学历背景,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等。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充分看出绿色就业岗位需要比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因而如果想将传统产业搬过来可能是比较难,而最新的岗位需要专门的知识体系和专业的操作技能,然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对现在的高校来说,从人才供给来看,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存在培养体系不健全,课程落后等等问题,因此也很有必要加强对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和能力培训工作。英国现有的环境部门的工作者有40万人,在未来20年内,英国将有超过100万人服务于绿色产业。而欧盟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通过法案来鼓励劳动者提高绿色技能,并在社会上实施一系列的培训项目。

三、我国绿色技能培训存在的不足

(一)绿色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绿色产业发展需要

麦可思教育咨询服务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39个与绿色经济相关的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295元,55个与绿色经济相关的高职专业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1677元,明显高于同期毕业生的总体平均月薪,从薪酬水平方面可以看到目前对于绿色技能人才的需求程度,而根据我国最新的“十三五规划”的内容,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机构优化,必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这里仅仅以风电行业为例,根据国家电网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22年,我国至少需要150万名专业风电相关领域的人才,而目前远远达不到。

(二)绿色人才结构不合理

调查数据显示,39个与绿色经济相关的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平均为61.4%,根据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网的对于用人单位调查研究显示,目前绿色人才结构存在严重不合理,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新手较多,而熟练人才少;基础工种较多,而专业人才缺少;生产类型的人才多,而生态类、工艺类和环境服务类的少;技术型的多,而管理型的较少。由于许多相关绿色专业是近些年才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的,相对于其他发展已久的专业,这些专业教育才刚刚起步,一方面是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市场针对性,另一方面环保就业市场人才需求条件模糊,这也是一部分绿色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三)绿色人才教育培养和培训上尚存在认识的误区

首先从理念上就存在误区,很多人将绿色产业等同于环保产业,将绿色人才等同于环保人才,这是很片面狭义的理解,环保产业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能够厘清其中的关系。第二是过于重视和强调绿色技能人才培养,当然,如果过分强调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忽略了经营管理人才,懂法律、外交和财务等方面的绿色人才培养,也会限制我国绿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发展。第三,片面注重高层次人才绿色人才培养。目前,我国绿色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重视科技研究人才、轻视职业技能人才的认识误区,这是人才结构不甚合理的重要原因。同时,偏重本科、研究生教育,忽略职业技术教育,偏重培养从事科技开发的领军研究人才,忽略培养产业急需的实用技能人才,也是绿色人才数量缺口产生的重要原因。第四,把绿色教育片面理解为自然环境教育。

(四)绿色技能培养体系不完善,缺少系统全面的规划

虽然我国比较早地从国外引进EPD项目的课程,目前已经由超过一千所高校参与EPD项目,但是从现实情况和实际走访来看,我国的农林高校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针对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形成自己的体系,教育观念和思维比较落后,其中很多课程的内容往往还是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缺少很多实际运用的技能课程,更有甚者还缺少类似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课程,除此之外,很多高校没有系统地对绿色技能培养体系进行规划设计,往往是照搬照抄或者是单纯各个院系开设各个院系的课程,没有系统地规划和协调。

(五)高校学生绿色素质评价体系有待加强和完善

绿色素质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参与绿色技能培训有着重要导向和激励作用,针对研究数据来看,全国仅有12.3%的高校建立有学生绿色素质评价体系,暂且不论绿色素质评价体系的优劣之处,学生绿色素质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正向激励措施和指引,实践证明,缺少正向的激励和引导会让绿色技能教育成为空谈,会停留在表面,很难落实到实际当中。

四、对策和建议

通过以上对于我国绿色技能的分析,从中看到很多绿色技能培训现状的问题和不足,笔者在阅读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发现绿色技能培训是一个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不仅仅包括高等教育机构,还包括其他干系人,综合以上的各种举措和建议,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和维度尝试性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主要从社会、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

第一,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无法避免社会的影响,从社会这个维度来讲,应该为绿色技能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主要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加强绿色技能重要性的宣传和普及,同时社会应该完善对于绿色技能体系内容的构建指导和支持,而从目前的文献阅读分析来看,社会上对于绿色技能培训的社会组织少之又少而且培训质量不是很好。

第二,从企业层面来看,要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要能够为“绿色技能”支付合理的薪酬,因此企业应该设计合理的绿色薪酬体系。应该因地制宜地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能够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更好地留住本应该留下的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应该积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包括对外的培训内容,在征求员工意愿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和体系。

第三,从学校层面来看,一方面应该将高等教育与中高职教育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全面的绿色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的学校的性质和要求,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应的分工建设,同时突出重点,协同配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该重点加强学术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建设,而普通高校和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更多地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做到协同创新的能力。第二个方面是针对目前我国绿色技能人才培养和绿色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学校应该能够积极加强社会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课程做到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并根据该专业的相关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知识等要求,以及该专业的目标产业、企业类型的要求,提出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的建议,保证培养人才质量符合产业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健.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管理,2009,(04):51-53.

[2]沈灏,魏泽龙,苏中锋.绿色管理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2(11):18-25.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障碍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一直以来对环境问题的忽略,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恶化。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应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以及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绿色物流以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目前,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绿色物流作为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刚刚萌芽,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其理论与实践都尚处于摸索阶段。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绿色物流的内容

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绿色运输。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还应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

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物流不仅包括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信息的搜集和管理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依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储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管理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思想认识障碍

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体制政策障碍

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基础设施障碍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均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和253.59公里/万人,德国为14680.4和65.94,我国仅为1344.48和10.43,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次,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第三,物流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技术障碍

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人才障碍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建议

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货代、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海关、环保、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和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首先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其次要加强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对经营性设施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经营。第四,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物流标准化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工作。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缺的标准应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绿色物流属于新生事物,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物流教育体系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政府应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包括与绿色物流相关的环境科学,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为现代绿色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其次是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由于我国学历教育刚刚起步,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总量规模有一定的限制,仅靠院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加速开展物流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与认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三,优化物流教育师资力量,提高物流教育质量。一方面要不断充实物流师资队伍,大力引进海外物流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物流师资培训力度,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和短期培训,拓展教师知识面,提高物流专业师资水平。

参考文献:

1.濮小金,司志刚.现代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夏春玉,李健生.绿色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篇4

1.1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当前在绿色建筑工程政策方面,虽然涉及到了绿色建筑的内容,但该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大多法律在建筑节能方面做出的规定过于笼统,法律责任缺乏明确性,不具备可操控能力,大多法律法规中都是运用提倡、鼓励等字眼,缺乏一定的强制性,使得执行力薄弱;在绿色技术标准方面,仅仅局限于节能设计层面,对于材料、施工监理等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于建设单位或者开发商没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行为也没有做出应承担的责任,这也造成大多人对于建筑节能问题不予以重视的原因;对于建筑节能管理而言,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远远不及法律的权威性,在实际的管理中,并未发挥应有的效能,在建筑节能管理方面,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管理缺乏必要的奖惩制度,现代法律没有设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1.2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很多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虽然这些体系都具有明显的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局限性过大,仅仅停留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层面,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评价系统的内容仅仅体现在环保方面,缺乏对经济、社会价值的全面评价,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大多都是传统类型的管理人才,对于新兴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而言比较缺乏,将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运用在绿色建筑管理之中是不科学的,在管理中,缺乏绿色建筑管理的专业人才,给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影响管理的水平;绿色建筑施工人才较少,传统的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知识,不具备绿色建筑理念,不熟悉绿色建筑规范和施工要求,导致违规操作现象在施工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

2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2.1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使绿色工程建筑管理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法律、法规,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修订,从设计、建设、实施等方面充实立法的内容,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体系,对政府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政府不当的干预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法律,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市场的行为,理顺权责关系后,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完善理赔制度;政府要发挥自身的效能,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规划、审批和验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的首要是实行准入制度。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对企业的相关资质进行评估,对于达不到资质要求的企业,要坚决拒之门外,严格准入制度,把好绿色建筑企业准入的门槛,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予审批,要坚决取缔,防止一些建筑企业打着绿色环保的旗号,做着高能耗的项目,欺骗社会;实行全程的评价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到验收,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完善相应的制度,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另外,工程监理等部门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实行全程的监控管理,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要求执行,在设计、建设和招投标等阶段,实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管理到位。

2.3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绿色建筑管理需要新的管理和施工人才,因此,要拓宽人才的引进渠道,结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凭借高校招聘和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对于要引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优秀的人才,组成管理和技术团队,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促进管理水水平的提高;加强培训,尽可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绿色建筑知识,将培训的成效和工作绩效相结合,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严格执证上岗,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提高绿色建筑建设和管理的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复合型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进而有利于提高建筑管理水平。

3结语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篇5

主营范围:

1.园林绿化施工,园林花卉供应,北京地产花卉生产。

2.室内绿化植物租赁。

3.年宵花卉的生产销售。

4.拓展项目攀岩训练,包括吃住。

5.生态食府的农家风味,农事活动等。

攀岩训练简介:

占地20亩,包括人工攀岩及拓展训练场地,停车场,客户,更衣休息室,娱乐活动室,会议客厅等。

攀岩场配有国内优秀的攀岩高手为各位前来攀岩的爱好者提供精心的指导,为你量身订做完善的攀岩计划。攀岩备有通过UIAA(国际山岳联盟)和CE(欧共体)质量认证的辅助设施,即动力绳、安全带、主锁、保护器、攀岩鞋、镁粉袋等。

1.攀岩壁:总高度16米,宽18米,可攀岩面积300平米。具有多种人工造型,设初级难度道3条,中级难度道2条,高级难度道1条,可同时8人在岩壁不同的线路上攀爬,充分满足了不同水平的攀岩爱好者。

2.高空训练:从全欧洲进口的专业攀岩辅助设备,有六种高空训练设施,以供高空训练,充分保障安全。

3.住宿:具有五星级水平的二十多间客户,内置彩色电视机、电话,可提供宽带上网条件,充分满足你消解运动疲劳后的良好休息之处。

4.其他:运动后的闲余之机,可以欣赏苗圃的花卉树木,采摘无公害瓜果蔬菜,并能品尝到梦园食府可口的农家菜系。

温室苗圃简介:

一、规模:

拥有现代化温室800,日光温室七栋5000,融绿色餐饮的花卉展厅1600,特种苗组培接种育苗室100,新优品种实验区10亩,苗圃150亩。自建的生产基地常年生产观叶、观花盆栽植物、绿化苗木、草坪和鲜切花,及各种造型盆景,具有园林绿化设计施工、植物租摆、生产科研、销售经营、培训考证等服务业务。于2005年通过昌平区质量监督局认定并注册为无公害苗木生产基地。是融教学实习、培训、科研、示范为一体的花卉生产基地。

二、花木品种

花木品种突出名、优、特、新产品,生产高科技含量品种。现花卉苗木种类达150多种,有雪松、油松、西安桧、白皮松、玉兰、日本樱花、榆叶梅、红碧桃、紫薇、黄杨、西府海棠、王族海棠、女桢、龙爪槐、盆栽竹子、马兰花、德国鸢尾、福禄考、美国蒲公英、黑心菊、天人菊、金娃娃(萱草)、红宝石(萱草)、名贵杜鹃、牡丹、君子兰、非洲菊、月季、各种兰花、各类草花及亚热带花木等。年均提供市场各种(类)苗木10万株以上,盆花15万盆以上。承接着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饭店、写字楼室内观叶植物的租摆,各种婚庆、庆典、展览、会议等大型活动的花艺策划、鲜花制作和植物布置,社区庭院、楼亭游园、城市道路的美化、绿化设计施工等服务项目。

三、技术力量

具有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现有中级以上专业人才12人,技术员10名,中、高级技工20人,从业员工100多人。具备科研生产、租摆养护、施工设计、花艺制作、教学培训等能力,年接待学员技能实操能力培训上万人次,一次性可容纳100-200名学员的技能实操训练,并承担北京市初、中级花卉、绿化工等级技术培训及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

1.施工服务部:拥有一支外绿化施工队伍,并具备多年在外施工的经验,技术力量强,机械设备工具齐全,从规划设计、合同签约到现场施工技术规范化,多年为城市绿化、庭院绿化、别墅绿化、旅游美化做出了奉献,我们竭诚为您提供全面良好的服务。

2.租摆服务部:多年来的租摆工作获得了社会上的认可和赞许,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服务质量,勤管理、勤更新、勤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3.生产及销售部:拥有现代化温室800,日光温室七栋5000,融绿色餐饮的花卉展厅1600,特种苗组培接种育苗室100,新优品种实验区10亩,苗圃150亩。具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科研能力,技术人员达12名,生产和养护着三百多种类的花木树草,具体有热带及亚热带花木品种、酸性花卉品种、本地年宵花木品种、特种品种、盆景等。在科研生产的驱动下,变南方花木适应北方过冬、改变花期、矮化盆种、引种试验等,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4.培训部:具备良好的培训设施条件,拥有五十人就学的教室,五座供识别观赏的花木温室,并能提供实践操作的用具和材料;有高级职称且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12人;多年来初中级绿化、花卉工取证培训,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取得了社会普遍的认可。

5.其他:苗圃里还生产无公害的多种特种爪果蔬菜,在攀岩高空训练休息之余,在游览欣赏花木之时,在食府品尝美味佳肴之机,可供来宾参观和采摘。

梦园食府简介:

具有独具风格的四合院温棚封顶式前厅,占地1200,集餐饮、花卉、娱乐、会议为一体,拥有200人的就餐位,其中20人、16人大桌各一,12人大桌四个,8-10人中桌九个,豪华包间七间;并有两间各容纳40人、20人的大小会议室,30人卡拉OK室及两间室。

本梦园食府与园林苗圃结合,是以表现现代都市农业式的花木与餐饮的巧妙搭配。本食府以园林基地自产的无公害花木及有机特种肉菜为基础,突出餐厅内的花木自然生态环境,突出野生、特种肉菜的北方农家菜系,突出五谷杂粮面食的地方风味。07年被北京市卫生局评为食品卫生等级B级单位、被北京市餐饮协会评为市级绿色餐饮经营单位、06年被昌平旅游局评为四星级民俗宾馆。

餐厅内有温热带花木、盆景上百种,进门厅迎面一座水帘假山石,餐桌在鲜花绿木的环抱丛中,让就餐者在观赏花木、沐浴自然气息之中品尝北方的农家风味,别有一番的享受。

本食府于05年建在昌职园艺场内,而园艺场正值通过市区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验收,成为北京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借助于基地无公害花木、蔬菜生产,发展京郊区的有机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绿色奥运,能够品尝到真正的无公害有机肉菜,集品尝、采摘、观赏为一体,突出“绿色”、“野生”的农家品味,高品质,强服务,为奥运服务,为北京的餐饮业做出贡献。

1.前厅服务:具备中级酒店服务水平的服务员,领班有多年服务经验,真诚的服务态度、良好的整洁招待、完善的质量服务,保证你吃的香甜,吃的开心,吃的满意。

2.后厨烹饪:具备强有力的厨师力量,厨师长具有一级厨师水平,从事多年的烹饪工作,经验相当丰富,很擅长烹、扒、炖、烤技艺,并创造出了梦园食府独特的特色菜品;主食突出粗杂粮精做;自制各种爪果菜汁。

基地联系方式:

1.基地地址:昌平区南邵镇姜屯村东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篇6

摘要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体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发展障碍。本文分析了阻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各种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障碍发展对策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一、绿色物流的内容

1.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2.绿色运输。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3.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还应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4.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5.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1.思想认识障碍。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2.体制政策障碍。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3.基础设施障碍。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

4.技术障碍。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5.人才障碍。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三、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建议

1.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

2.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避免政出多门,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绿色物流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和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篇7

种植各类冬早蔬菜11470亩,总产量2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350万元。控制洋葱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加工型农业和设施农业,引导农民种植效益好,品质佳,珍贵稀有精品蔬菜,加大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力度,逐步使我乡蔬菜种植结构趋于合理。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扎实工作,以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按照“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信息化治理”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速我乡绿色蔬菜生产发展。

三、认清形势强化措施增强领导推进我乡A级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造

(一)提高认识增强领导

各村委会、各站所、各村小组、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高对发展A级绿色蔬菜生产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始终把发展A级绿色蔬菜生产列入“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增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认真抓好2009年冬至2010年春A级绿色蔬菜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二)调动种植结构均衡上市延长菜季

增强蔬菜品种种植结构调动力度,应压缩洋葱面积,因我乡4月底5月初才收获洋葱,已失去优势。引导农户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精品蔬菜。(如菜豌豆、番茄、辣椒、豇豆等)番茄和辣椒是切忌连作的蔬菜,而元马、黄瓜园等乡镇年年种植,土地不能轮作,种植成本高,病虫害严重,而我乡多数村组属番茄、辣椒的处女地,只要增强技术指导,掌握好播种期,将会得到好的效益。

(三)增强培训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按绿色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围绕蔬菜生产各个生产季节,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每个村小组培训1-2场次,宣传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加大土地流转,推行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提高产品质量,乡农业技术部门在华竹村委会实施菜豆标准化规模化种植500亩,华竹村委会实施菜豆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各100亩,平田村委会实施洋葱和辣椒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各100亩,班果村委会实施小香葱和德国米葱标准化连片种植50亩,新昌村委会实施菜豆和早黄豆标准化连片种植100亩,在整个生育期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综合服务,从选种、育苗、栽培、施肥、用药、病虫害防治到收获、销售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统一品种,统一农资使用,标准示范基地必须统一病虫害联防联治,积极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植保新技术,做到层层有示范,户户有带动,以示范样板带动全乡A级绿色蔬菜生产的发展。

(四)增强调解配合抓好农资市场治理

增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除A级绿色蔬菜许可使用的农药、化肥外,其他违禁农药、化肥一律禁止在我乡境内销售和使用,对违反规定的,要从重从严处罚,积极配合县级职能部门抓好农资市场监管,发动群众,监督举报违规经营,违规使用禁用农资的行为,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坚决把违禁农资堵截在乡门之外。

(五)抓好植保联防构造建造推广应用植保新技术

联防联治是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有效方法,各村委会要增强植保联防队的构造建造,充分发挥植保联防队的作用。确保辖区内的蔬菜病虫联防联治达种植面积的90%以上,积极推广使用杀虫灯、黄色粘虫纸、昆虫性诱剂、生物天敌、防虫网等无害化防治新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六)增强质量检测严把产品质量关

在农产品采收后,交易前,严把质量关,农残检测样品不少于500个,检测工作做到有专人负责。在蔬菜生产期间,各村委会、村小组应积极构造对农药瓶、农药塑料袋、农膜等田间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避免废弃物乱丢乱放,形成再次污染。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1篇8

关键词:绿色施工;推行

【分类号】:TU41

一、绿色施工的目的与意义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霾天气的增加,人们不得不关注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建筑行业是资源消耗巨大的行业,也是污染严重行业,对其做出规范与要求,推行绿色施工,对于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施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施工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它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等内容。绿色施工减少资源消耗、有助于产生清净、清洁的环境,提高环境品质。

(二)绿色施工有利于建筑类企业实现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中国很多建筑商不太采取绿色施工技术,国家通过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必然从思想意识上重视绿色施工,积极主动地运用适当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系统的思维模式、规范的操作方式从事绿色施工,实施绿色施工,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建筑类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三)绿色施工是有助于建筑类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企业效益。建筑业能否抓住未来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发展,提升建筑业综合竞争力入手,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绿色施工的引入,有助于企业加快转变发展观念、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建筑业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势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派生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绿色施工推行存在的问题

实施绿色施工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中国建筑类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是绿色施工在推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以下主要探讨一下绿色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绿色施工还没有形成文化。绿色施工是绿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文化的深入,才会形成相对应的基础设施、技术、制度,通过教育、培训、再教育、再培训,重视塑造施工单位的绿色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生态价值观,自动自觉地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大力投入研发资金,研究绿色施工企业的技术保障。

(二)绿色施工的技术难题企业还不能很好地克服。绿色施工应该使用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很多建筑企业,尤其是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不显著的来说,没有专项资金研发技术,引入技术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很多企业为寻短期利益,不引入相关技术,也就没有办法实行绿色施工。

(三)相关支持政策和监督措施不够到位。中国很多的建筑企业还存在大量的不良现象:建筑工程承发不规范,建筑类企业不通过改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来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筑工程项目盲目压价,利润空间下调。而政府有的不作为,有的想作为但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制度体系,没有可以执行的统一标准。我国建设管理部门主要还是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绿色施工还没有明确、系统、科学的评价机制、执行政策、监督机制。

(四)企业管理水平转型成本太高。中国经济发展快和热,使得建筑类企业产生数量多,普遍存在人员素质遍低,管理粗旷化,施工比较随意,技术不成熟,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没有实现,推行绿色施工,必然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培养绿色施工的人力资源,必然导致成本上升,那么建筑类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下降,从而会不愿意推广绿色施工。

三、绿色施工推行的对策

鉴于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公众对绿色施工的认知、加强招投标阶段的控制、政府设置绿色推动机制等,建筑类企业应该从绿色管理、采用新施工技术、实现清洁生产、使用绿色建材、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去推行绿色施工方案。

(一)政府设置绿色施工推动机制,加强绿色施工的推广和宣传。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建设部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一方面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绿色施工责任制及社会承诺保证制度,促进各方主体在绿色施工中自觉落实责任,形成有利于开展绿色施工的外部环境和管理机制。政府应该以绿色施工为切入点,通过资金补贴、激励措施,鼓励建筑类企业实现绿色施工。

(二)建筑类企业重视绿色施工管理和人才培养。促进绿色施工推行,政府应该导向,关键还在于建筑业企业。建筑类企业要依靠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各方企业,加强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把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例如绿色施工方案的合理优化,绿色施工的评价管理以及各项技术控制措施等等,都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积累技术和经验。建筑业企业要着力于积极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研发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实力。在施工过程中,封闭空间、减少沙尘和噪音,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减少对于外界的干扰和环境的污染,科学设计、合理科学施工。绿色施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建筑类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再教育: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建筑工人分类培训,使广大工程建设者尽早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切实做到“四节一保”。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绿色施工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也放远未来,造福后代,节能、节材、节水、减噪,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强力推进绿色施工,制定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措施,引导建筑类企业主动推行绿色施工,全面推进绿色施工的管理、技术,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和绿色水平提高,从而促进城市环境秩序良好发展,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为玉.浅谈绿色施工理念[J].价值工程.2012(31)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篇9

毕业生150人;

农业行业特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320人,鉴定合格290人;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合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单位组织全体职工深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这次系列教育活动学习,思想获得了升华,认识得到提高,信心得到了增强,并深刻认识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要结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使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是解决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从当前来说,就是要用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工作方式。面对挑战,树立信心,不畏缩,不后退,既要充分估计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看待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带来的新机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策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农广校联系自身的业务工作,对晋宁县“三合村”通过三个阶段的培训实现三次跨越的典型案例,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典型案例分析材料,同时对××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做出了分项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二、大力发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十七大报告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主流作用。结合新××的建设,

19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人力资源丰富,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水平低的实际,提出了以农民为本,科学发展的一系列开发和提升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道路,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大发展,创新培训途径,提升培训质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和探索,为政府和职能部门科学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依据。促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走向法制化、系统化、规范化。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整合管理和培训资源。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形成制度,我们已逐步进行绿色证书培训学员管理档案的开发,利用远程手段建立健全全市农民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平台,为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市农广校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不懈求创新、坚持提高素质强服务。农广校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工作中,一是抓政治思想的学习,认真落实党风廉正责任制,不论是在单位工作或是借出工作的同志都勇于开拓,扎实工作,为单位树形像,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是抓岗位目标责任制,今年年初市农广校各处室的分工进行了调整,全校职工服从分工,认真履行岗位目标,作到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积极主动工作,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市农广校在强化对全市农广校系的服务工作中;一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农业局的各项任务的实施作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导向,联系新形势、新要求研究、探索和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方法;三是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拓展办学渠道、提升办学层次、开辟办学角度。四是整合各方面农民教育、培训资金,增强办学支撑;五是强化现场督促、指导,市县联合办学;六是扩大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管理出质量,质量求发展。

今年的目标任务是:绿色证书培训1万人,中专招生200人,招商引资1000万的任务。年初已把招生任务落实到了各县(市)区,目前已落实100余人,年底完成200人的中专招生计划和1万人的绿证培训任务能够完成。目前我单位的招商引资是和石林县农广校联合开展的,计划引进农业产业和加工产业项目,计划投入1500万元,现在正在工业园区进行土地核实。

1、办学评估取得实效

××市按照《××省农业厅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通知〉的意见》(云农(科)字〔2008〕35号)精神的安排,认真地组织各县(市)区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最后阶段的工作实施。通过了动员、初评、复评几个过程,全市14个县(市)区都实现了县级农广校的全覆盖,其中通过评估新建6所县级农广校。通过复评:a级校有5个,占全市36%;b级校有3个,占21%;c级校有6个,占43%。通过此次“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

中央评估验收专家组的专家、××省农业厅和××省农广校的领导对我市农广校工作和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第一,要充分用好评估结果,对办学水平不同的县农广校要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引导、管理的针对性。第二,要坚定面向“三农”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学历教育和农民培训统筹兼顾,各有侧重,突出特色。第三,要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出台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免费政策,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涉农专业,突出农业办学特色。第四,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探索农民教育培训的新方式、新方法,建立农民需求反馈机制,加强教育培训跟踪服务的主动性,使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更加符合农民需求。

2、创新发展实施绿证

××市、县农广校,牢固树立以“三农”为本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七”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的精神,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工作宗旨,围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各项工作中。当前现代新××建设与改革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一个最富活力而且变化最大的社会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又应该如何与时俱进、抓住契机、创新发展?这是新形势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研究的新课题。

为适应新时期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需要,按照绿色证书制度要求,总结了××市绿色证书制度实施以来的经验,完善和细化了专业门类、课程学时、机构管理、考核发证等培训和管理环节,对《绿色证书管理办法》进行补充和修订,使绿色证书培训质量得以提升和更加符合农民的培训需求。绿色证书制度实施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在提高培训质量、严格管理体制上改革和创新,严肃技术资格凭证的作用,在继续做大做强绿色证书这一农民教育培训品牌的基础上,及时调整绿色证书定位,使绿色证书制度步入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轨道。为适应新时期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需要,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深化改革,提高培训质量、严格管理体制、突出培训实效上力求创新,2009年我市绿证办全面推行《绿色证书管理办法》和“××市绿色证书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化平台,使绿色证书培训更加顺应“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的需要。

截止2009

年5月31日,我市已完成“绿证”培训人数6191人,完成全年计划培训数的61.9%,结业人数4198人,发证人数为2382人。专业涉及农产品经纪人、绿化工、农机、杂交玉米种植技术、马铃薯种植、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花卉病种植、水稻旱育秧技术、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粮食作物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栽桑养蚕、水稻精准栽培、红梨疏花疏果等内容。

3、结合绿证培训扩大招生

面对新形势和新××建设,为适应新时期农民对科技培训的需求,今年绿色证书培训,要在提高培训质量、严格管理体制上改革和创新,严格发证程序,使绿色证书培训依法实施。以绿色证书为主线,完善管理,推进招生。围绕“百万中专生”计划,突出“村办班”的模式,深化和拓展学历教育;今年全市招生任务200人,目前全市农广校中专在校生759人。今年毕业办证中专150人.为了促进中专招生工作,市校根据各县校具体办学情况和办学规模,协调市级财政对各县分校每生每年补助200元,优惠的招生政策增强了农民接收学历教育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明确教学班管理、教材管理、考务管理、入学程序规范、毕业程序规范等一系列教学管理程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建立了“百万中专生计划”管理系统和专、兼职教师管理系统。市校加强了对全市教学人员教学能力和管理系统运用能力的培训,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提升了办学能力。同时,为了促进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正在研究和推进全曰制中专办学的模式,通过这项工作的推进,力争形成全日制办学作为品牌,函授教育作为支撑,培训教育为主导的办学局面,使农民教育培训成为一个社会化的服务工程。发挥办学优势开展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用教学基地做好技能培训。以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支撑,大力推进农村劳动的转移培训。

4、培养新农民组织技能鉴定

抓住农业行业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素质教育培训层次提升的机会,农广校发挥自身的鉴定、培训优势,将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为使技能鉴定、培训、取证工作顺利进行,市农广校积极与省农广校联系,协调、落实资金采取市、县联合的方式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绿证培训”、“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学历教育”等培训平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截止六月底,今年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已开办两期培训班期,分别是晋宁县初级蔬菜园艺工种鉴定培训173人,石林初级花卉园艺工种鉴定118人、发证二个工种,共290人。市农广校落实专人负责,对每一期培训和鉴定都做到现场督促、指导,积极联系省站现场把关,强调质量,严格操作程序,××市的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局面已经打开,广大学员和社会各部门一致认为,这种培训鉴定工作好,不仅使学员的实践技能得到理论上的提高,而且能为学员的就业开辟门路,还为企业提供了一批实用技术人才。

5、深入开展农民培训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对策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和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却在不断恶化。片面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失衡,土地沙化、温室效应、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对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人类不得不深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开始认识并关注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绿色物流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绿色物流的涵义

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对绿色物流定义为: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物流绩效评价理论等基础之上的新的物流发展观[1]。绿色物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旨在形成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它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绿色物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传统直线型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全新理念,去设计和建立一个环型的循环的物流系统,使到达传统物流末端的废旧物质能够回流到正常的物流过程中来[2]。绿色物流通常包括以下内容:集约资源、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绿色运输、逆向物流、绿色信息的搜集与管理等。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自1979年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物流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客观说来,我国的物流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本身就存在较大差距,在绿色物流方面差距就更加明显了。综合看来,我国现阶段绿色物流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

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业起步较早,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比较高,因此这些国家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对绿色物流的探索和实践,其绿色物流观念已经较为普及。而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绿色物流更属于新兴事物,因此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消费者对于绿色物流普遍认识不足,绿色物流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从政府的层面看,对绿色物流认识不足就难以对其进行整体规划,难以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物流整体发展策略。从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层面看,大多数经营者和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消费并不陌生,但对绿色物流的认识却很模糊,因而对绿色物流缺乏主动性,不利于绿色物流的有效推进。

(二)绿色物流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绿色物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调节实施,但同时需要政府的强化管理进行约束,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虽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建设,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因此,客观地讲,我国目前绿色物流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缺乏对物流活动绿色化的有效监管和控制。

(三)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备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运输、仓储、装卸等基本环节,因而离不开道路、码头、配送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我国目前物流行业在基础设施方面配套性、兼容性较差,装备水平相对较低。从运输方面看,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水运和航运的潜在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从仓储方面看,仓储设施落后、体积小、较分散;从装卸搬运方面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物流效率。这些都对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形成掣肘。

(四)绿色物流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不足

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绿色技术的有力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技术离绿色化要求有较大差距。如绿色物流要求物流材料能够循环利用,这就需要对物流材料进行再降解或重复利用,而我国目前物流材料的再降解利用和重复利用技术都不过硬。同时,高水平的信息化也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我国物流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落后,开发或使用的软件性能较低,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3]。

(五)绿色物流研究相对落后,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

由于我国的绿色物流起步较晚,所以对绿色物流的研究相对落后,从事绿色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较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同时,由于我国物流专业的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都还没有形成规模,因而现阶段我国物流专业人才供需存在较大缺口,许多物流管理工作者都没有经过正规的物流专业培训,既具有环境知识又具有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尤为缺乏。

三、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

(一)普及绿色物流观念

现阶段,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观念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但人们对介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绿色物流还比较陌生。因此,要促进我国绿色物流有效健康发展,首先就要普及全民的绿色物流观念,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绿色物流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积极主动地推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向公众宣传绿色物流的重要性,提供有益的信息进行引导,使绿色物流观念尽快得到普及。

(二)完善绿色物流政策法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与控制。政府应通过立法和制定行政规则等,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度化,利用税收等强制措施对耗用资源和制造污染的行为进行限制和惩罚,而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则应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现阶段,应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政策法规,同时不断完善有关绿色物流的法规条例,如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对开展绿色物流的企业给予政策性补贴、对污染环境的企业实施税收制约等,为绿色物流行业管理提供保障,为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严重制约物流业的发展,距离绿色物流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发展绿色物流,就必须正视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整体设计。既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要加强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既要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又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此外,在物流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模数化包装、大型化和集装化包装等,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从而提高装卸、搬运、仓储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加快作业速度。

(四)提高绿色物流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

先进的物流技术是绿色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目前在物流技术方面面临着全面大开发的局面,新材料技术、标准化技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废物利用技术、保鲜技术等都需要全面提高。同时,应用信息技术,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物流网络平台,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关键。有了物流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更广阔范围的资源共享,可以有效缩短采购周期,节约流通成本,同时也为逆向物流、共同配送等绿色物流重要措施的实现做好铺垫。

(五)加快绿色物流研究,加大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绿色物流技术的开发研究、绿色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绿色物流具体措施的实施都离不开绿色物流研究团队和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从专业研究的角度看,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充分调动相关科研机构、大学及物流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在加快绿色物流理论研究的同时,加速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可采用长期专业教育和短期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长期专业教育由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在现有基础上,鼓励更多具备条件的大专院校设立现代物流专业或物流学院,旨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物流管理人才;短期专业培训可由国家经贸委委托相关协会或培训机构负责,对物流企业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或在职培训,实行持证(岗位培训合格证)上岗制度,旨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物流技术员工。

总之,绿色物流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当前我国的绿色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笔者坚信,只要国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真正认识到绿色物流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齐心协力,我国的绿色物流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杨金梅,霍彩珍.浅析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J].物流管理.2008,(3):19-20

[2]王长琼.现代物流工程丛书――绿色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篇11

绿色会计,也被称为环境会计,是以有关环境法规、法律为依据,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有机结合自然环境与会计学方法,来对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企业给社会资源所造成的损失和收益进行分析、揭示、计量、确认,以便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与环境信息相关的会计方法和会计理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煤炭业为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煤炭在运输、利用、开发等过程中都会严重污染环境,因此,煤炭企业实行绿色会计极为重要,既能够将煤炭企业的收益客观、全面地进行反映,同时也是其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本文就煤炭企业绿色会计应用与创新改进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绿色会计诞生的基础

绿色会计诞生的理论依据和前提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绿色会计的有效发挥营造了较佳的环境。而绿色科技也只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才能够维护社会资源环境,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才能够对企业生产成本和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正确地核算,造福子孙后代。众所周知,我国是环境污染物排放大国,也是能量消耗大国、资源消耗大国,随之而产生的环境污染损失也极为可观。据统计,我国3%-7%的GDP都被大气污染所浪费掉了,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而言,环境问题是最大的障碍。而绿色会计能够给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详尽的环境会计信息,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还有利于我国经济逐步转变为集约型经营,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前进。

三、我国煤炭企业实行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据统计,我国煤炭矿区已经处于极为严峻的生态环境,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煤炭矿区废气污染严重,全国煤炭矿区每年都会排放出70亿-90亿立方米甲烷,既会对煤炭矿区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又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第二,水污染严重、地下水位下降。煤炭矿区由于煤系地层破坏而污染了许多地下水资源,只有不足20%的水资源能够被净化利用,全国总废污水的23.5%都是由煤炭矿区所造成;第三,采空塌陷,我国煤炭矿区目前已经有10%的面积出现采空塌陷的现象,共计186万公顷被破坏,且每年正在以4万公顷的速度递增,还有156万公顷的森林面积由于采矿而被直接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600亿元。

由此可见,绿色会计在煤炭企业中应用,有其独特的意义,属于一种创新,第一,绿色会计能够以“折耗费用”的方式将储存的资源价值纳入会计范畴,这完全颠覆了过去长时间都不计算矿产资源价值的现状;第二,以煤炭矿区为绿色会计主体,将煤矿产煤对矿区造成的负效应与煤矿产煤对矿区带来的正效应进行抵消,有利于计算煤炭企业、“绿色GDP”;第三,在绿色成本会计范畴中纳入煤炭行业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的支出,而不仅仅只以“塌陷赔偿费”来补偿损失。

四、煤炭企业绿色会计应用与创新改进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环境保护问题,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公众环保意识还是较差,因此,绿色会计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需要不断地进行环保知识普及和绿色会计宣传,尤其适用于煤炭企业。只有加大绿色会计的宣传教育力度,才能够让更多的煤炭企业逐渐增强环保意识,才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发展绿色会计、研究绿色会计,进而不断推动煤炭企业实务水平和绿色会计理论的提高。

(二)设置有关绿色会计的科目

应该结合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同时以《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为纲领性理论指来将与绿色会计有关的科目设置在煤炭企业会计科目中,使之可以与煤炭企业的需求相互适应。

1、利润类及损益类科目

应设置“环境利润”、“环境收益”、“环境损失”科目。“环境利润”科目反映环境收益扣除税金、环境损失、环境成本后的净收益;“环境收益”科目反映煤炭企业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改善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环境损失”科目反映煤炭企业由于破坏自然环境或者污染自然环境而被政府有关部门勒令停产而造成的损失。

2、成本费用类科目

应设置“环境成本”一级科目,并下设“矿区环境管理和教育成本”、“煤炭替代成本”、“矿区环境安全成本”、“矿区环境治理和恢复成本”、“矿区环境保护和预防成本”、“煤炭资源环境成本”等多个二级科目。

3、负债类科目

为了对环境保护费用的缴纳情况与计算情况进行监督和反映,应该设置“应付环保费”一级科目,并下设“应付废弃物排污费”、“应付个人排污费”、“应付单位排污费”等二级科目,对各自排污费用的缴纳情况与计算情况进行反映。

4、资产类科目

应设置“资源折耗”、“资源资产”等科目。

(三)注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绿色会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应用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它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既要熟练掌握绿色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又要具备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因此,必须要注重业务素质培训;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培训内容要实在具体,培训人员要按时到场、培训时间要落实到位,力争通过培养来让煤炭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上一个档次;培训应该具有广泛性。应该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要兼顾财务管理的各种知识,要让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尽量多掌握一些技能和知识,要及时掌握国家有关的煤炭环境政策,成为“多技型”、“复合型”的人才;细化人才培养计划。煤炭企业应该结合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晋升计划、再教育计划、人才引进计划以及培训计划等。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既安排员工外出参加各类培训班,也要邀请专家学者到单位、到岗位上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绿色会计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会对煤炭行业绿色会计的理论进一步完善。

(四)煤炭企业绿色会计相关信息的披露创新

绿色会计的信息会对社会大众、债权人、企业、投资者、政府等的决策和行为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我国还没有建立规范、标准、统一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会受到环境信息的巨大影响,因此,很有必要通过编制绿色会计报告来对绿色企业环境资料进行披露。从目前来看,可以在报表的注释、增加附表、正式报表中将相关信息以说明的办法来进行披露。有条件的煤炭企业,可以将“环境收益”加入到损益表中,将“应付环保费”在资产负债表右面的负债项目下披露,还可以将“资源资产折耗”、“资源资产”在资产负债表的左面资产方进行披露。还可以将煤炭企业为保护环境而造成的相关支出、所采取的各种环保措施、环境状况、所达到的效果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标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会计核算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可通过创新来积极探索煤炭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财税、金融激励与约束制度。如借鉴《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国家拟设立清洁生产资金,,“重点支持列入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效果明显、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份额较大的项目”,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途径筹集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基金,建立并加大对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等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企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力度。

绿色制造培训范文1篇12

近年来,××县工商局××工商所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创建“示范工商所”奠定了良好基础。主要做法如下:

创新机制带队伍。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该所提出以“绿色通道”实现市场主体快速准入,以“金信工程”打造食品安全网,以“蓝色身影”维护百姓利益,以“黄色警示”规范执法行为,以“红盾情怀”为××增添光彩。如今,“五色文章”已经成为全所干部新的行为规范。两年来,先后为*多名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免收登记费*元,调节消费纠纷*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万元。

注重培训强素质。坚持利用在职培训、岗位练兵、案件评查等形式,加强干部职工的培训。根据工作实际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办案技能等各种知识。通过抓学习培训工作,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改进作风树形象。全面实施了阳光政务工程,积极推行落实“岗位责任制”等工作制度。印制下发了“红盾联系卡”,等措施和办法,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09年被评为县级模范文明单位。

红盾护农显身手。完善红盾护农的监管措施,加强农资市场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积极推行市场监管预警制,督促经营者建立健全进销货台帐和实行种子留样备查,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通过规范农资经营户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实现了四个满意,即农民群众满意,农资经营者满意,监管部门满意,地方政府满意,营造了农资打假的良好氛围,有力地震慑了坑农害农损农的不法行为。

专项整顿促规范。仅2009年共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余次,共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起。收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规范了市场主体行为。在消除矿山安全隐患方面,工作做的及时、到位,并具有前瞻性,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