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例(12篇)

发布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4-03-01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

论文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立法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危机和严峻挑战,事关人类生存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当今,人类总结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无外乎两个,一是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增强对气候变化的减缓能力。无论是适应还是减缓,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林业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森林资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及实地作出调整林业的政策和经营指导方针。但从法律的角度讲,森林法应积极回应气候变化问题,适时进行制度创新,是林业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法治保障。

一、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当前,气候变化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关乎每个国家、行业和公民的利益。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紧迫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行动和举措。2007年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简称《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简称《政策与行动》)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性文件。在《国家方案》中,明确把林业纳入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中。在《政策与行动》中,鲜明指出林业是我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内容。按照《国家方案》的要求,2009年国家林业局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简称《林业行动计划》)是《国家方案》相关措施的具体化,以贯彻落实《国家方案》赋予林业的任务。是对未来四十年(2050年)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森林是陆地生态平衡的调节中枢,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森林资源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固碳所具有的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2009年6月,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林业特点做出的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可见,我国林业建设责任重大、加快林业发展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二、森林法应对气候变化的困境

我国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历史留给我国的现实是:森林资源非常缺乏,欠账过多,林业面临很多困难,制约了发展和建设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诸多因素中,法制建设滞后、没有完备的法制保障是关键。

我国林业建设的基本法《森林法》施行以来,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提高人们保护森林与环境意识、树立林业法制观念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现行森林法中的植树造林、林地用途管制、森林限额采伐、林木采伐许可、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都含有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元素,对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减缓气候变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由于现行森林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虽然经过修改,但还是具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森林法》已经不能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因此,根据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的需求对该法作出适当的修改,事在必行。我国森林法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森林法》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国现行的森林法制定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国家的主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由于建设初期,气候、生态和环境问题没有凸显亦未引起广泛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的森林法,还不可能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高度来进行立法规制。虽然森林法在第一条立法目的中也提出了“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但其中反映出来的是以木材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林业发展理念,立法受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支配,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注重于保障木材和林产品的可持续产出和供给,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木材的需求。没有体现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要作用。由于立法理念的落后使林业生态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而森林法又没有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形势进行适时的修改,而使其与现实严重脱轨,影响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功能的发挥。

(二)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保护制度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全球气候异常所带来的灾难,及伴随的次生生态灾难的常态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而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的主要地位和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在森林法中还缺少制度保障。如目前我国实施的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均是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推进的,虽然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缺少法律的规制和保障。此外,与立法相配套的制度不完善。现行林业法律、法规虽然在这些方面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是在法律制度和内容的规定上,还不具体系统,甚至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更没有形成与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三)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制度

目前我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措施大都是通过党和政府颁布的政策性文件规定的。对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缺少基本法的依据。如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功能源于其强大的碳汇能力,但有关林业碳汇的增汇、固碳、和林产品替代”及碳汇交易、碳汇生态补偿等制度在森林法中是空白。如何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法律化应是是森林法修改的重点。

三、应对气候变化森林法的修改与完善

用法律的手段去规制影响气候变化的行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整合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森林法应对气候变化的配套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森林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一)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

在森林法的修改中,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符合生态规律和林业发展的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3年6月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将修改森林法的总目标定位为:“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这为森林法的修改指明了方向和政策依据,根据这一立法的总目的,笔者认为:“森林法修改的立法宗旨是“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体现森林的生态效益,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森林的经营、管理、效益、生产中要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彻底转变。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森林法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

(二)确立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生态保护制度

当前,我国林业正历史性地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的指导思想已由“木材永续利用”发展到“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的核心问题由利用变成了经营。森林的价值已不是传统的木材,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森林法应为林业的生态功能提供法律制度保障。明确生态保护在森林法中的地位。增加有关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天然林重点保护、森林结构调整、提升森林质量、增加碳汇能力、在节能减排、开拓碳汇容量、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

(三)确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制度

为应对气候变化森林法应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体现林业的气候功能,填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制度缺失并适时进行制度创新。

国家林业局的《林业行动计划》规定实施的22项主要行动,包括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15项行动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7项行动。这是一项重大的决策,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迈出的又一大步。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森林法的修改应围绕这二个组成部分进行修改和完善,将政策的宣誓通过森林法的修改形成国家意志。

1.减少森林退化的法律制度

主要包括.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制度。植树造林制度;在植树造林方面,我国森林法以原则性宣示“植树造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务院于1982年制定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在政府主导下,我国人工造林面积保持世界首位,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其实施主要靠政策推行,靠公民的自觉。缺少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森林法的修改应围绕公民义务进行强化,追究不履行义务者的法律责任。封山育林是我国培育保护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营林方式,是实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但《森林法》中没有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确立下来。为了降低森林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脆弱性,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森林退化,提高森林覆盖率,应将封山育林作为一项基本的森林保护法律制度确立下来。

2.增强森林碳汇的法律制度

包括森林的碳汇交易和碳汇的生态补偿制度。这二项制度在我国还没有通过立法确认。碳汇交易是林业气候法的典型制度,是创新林业发展机制、突破林业发展瓶颈、促进林业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的新举措,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碳交易制度的确立势在必行。碳汇交易的实质是以市场化手段对森林在气候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补偿,我国必须建立基于森林碳汇的生态补偿制度。

3.森林可持续经营法律制度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篇2

第一,同意科学界的观点,全球气温升高必须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为此必须加强长期合作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要建立一个包括国际支持在内的全面适应计划。

第二,各国需合作实现全球和各国的排放尽快达到峰值。承认发展中国家排放达到峰值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仍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低排放的发展战略对可持续发展也必不可缺。

第三,发达国家应提供充足、可预见和可持续的财政资源、技术和能力建设,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实施适应行动。

第四,附件一国家(主要为发达国家,同时包括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和一些东欧转型经济国家)承诺实施2022年单独或集体的减排目标,并于2010年1月31日前将该目标提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发达国家在减排和资金方面的行动将根据公约缔约方通过的原则进行测量、报告和核查(MRV)。

第五,非附件一国家将实施减缓(Mitigation)行动,并自愿于2010年1月31日前将有关行动提交公约秘书处,此后每两年提交一次。

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型发展中国家可自愿并在获得支持的基础上采取行动。非附件一国家将通报减缓行动的实施信息,并提供国际咨询和分析的机会。非附件一国家的减缓可寻求国际支持。得到国际支持的减缓行动也列入提交范围,并根据公约缔约方通过的原则进行国际测量、报告和核查。

第六,需支持通过森林减排,并应该为此建立一个机制,由发达国家来调动财政资源。

第七,要采取各种方法来促进减缓行动。

第八,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增加的、新的、额外的、可预见的、充足的资金。发达国家2010―2012年将提供接近300亿美元的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并承诺至2022年每年集体调动1000亿美元。通过建立一个管理机构来对新的多边适应资金做出有效安排。

第九,将成立一个高级别小组,来研究如何实现以上资金目标。

第十,决定建立“哥本哈根绿色气候基金”,作为公约资金机制的执行机构,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减缓、适应、能力建设以及技术开发和转让。

第十一,决定建立一个技术机制,来加强技术的开发和转让。

第十二,呼吁在2015年前对协议的实施进行评估。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篇3

技术转让通常发生在私人领域,由民商法律调整,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等部门法对其规范和保护,侧重对技术转让方私权的保护,强调转让方与受转让方之间的意思自治和私权神圣。

﹙一﹚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依据从国际立法的成果看,目前并无统一的国”际法规范技术转让,已有的是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系列条约、联合国体系中的国际条约或国际法文件及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下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协议等为主的国际法体系。从《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2001年编撰的有关国际技术转让的文集看到,多边条约性质的国际法文件总共28个,涉及环境或环境保护约15个,超过总数一半[1]。气候变化国际法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技术转让的主要国际法律依据。总体而言,《框架公约》只是对无害环境技术转让作原则性规定,《京都议定书》也仅是在《框架公约》基础上稍作细微的具体化,涉及技术转让的内容主要还是见于历次气候大会的相关会议决定之中。《框架公约》在第4条第5款就作出规定,“发达国家应采取一切实际可行的步骤,酌情促进、便利和资助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或使它们有机会得到无害的环境技术和技术诀窍”,这一条款是技术转让最重要的国际法来源。《京都议定书》是迄今为止具有法律效力的气候变化国际法规范,对技术转让的条款规定较《框架公约》具体。比如,第2条第1款规定,为履行排放量限制和削减指标的承诺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缔约方均应促进、研究、发展和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和对环境无害的先进新技术;第3条第14款规定,发达国家应当履行将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不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考虑包括资金筹措、保险和技术转让等措施来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第10条﹙c﹚项进一步规定,发达国家应该制订政策和方案,以便有效转让公有或公共支配的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并为私有部门创造有利的环境以促进和增进转让和获得有益于环境的技术”。《京都议定书》较《框架公约》进步之处在于,不再局限于宣示口号,而是提出了一些技术转让的具体措施,包括敦促发达国家制定政策与方案,为私人部门创造有利于技术转让的良好氛围。世界气候大会所形成的会议决定也是气候技术转让的主要法律依据,几乎在历届会议决定之中都有涉及。自COP3以来,为落实减缓承诺,几次比较重要的气候大会通过了一些决定突出技术开发与转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表1可以看出,每次气候大会都在之前取得的成果上有所突破,历次大会的重要决定除不吝对技术转让的重要性加以表述外,更重要的是在解决技术转让的具体办法方面,气候大会循序渐进地提出一些切实方案。199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决定建立协商进程,2001年马拉喀什会议决定设立技术转让专家小组和技术转让行动框架,2007年巴厘岛会议将技术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四个决定性措施,2010年坎昆会议决定创建技术执行委员会、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两个技术机构,2011年和2013年的两次会议是对气候技术中心与网络的职权、工作范围、作用、模式和程序等内容作更进一步的规定,但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几乎没有对技术开发与转让有任何表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与转让议题开始被边缘化或忽略。

﹙二﹚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及其根源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国际法与专利国际法之间产生,国际法冲突的实质又是气候技术受专利法的私权保护与基于气候环境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对立。1.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从现有的可操作及权利义务明晰程度上看,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依据还包括知识产权法,甚至主要适用该法律制度。气候技术在内涵方面与专利法调整的传统专利并无二致,权利客体的重叠,使得气候技术及其转让同时适用气候变化法和专利法,气候技术转让因此与知识产权之间发生密切关系。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对发达国家将气候技术转让到发展中国家是否造成了阻碍?就此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和立场截然相反,发达国家主张应该加强知识产权对气候技术的保护,不应该为气候变化而专门设置知识产权制度,现有的知识产权不会成为气候变化的障碍①,甚至有些国家建议取消气候谈判的知识产权议题②;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技术转让的成本,应当对气候变化技术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进行调整,以促进气候变化技术的有效转让[2]。事实上到底如何?如前述发展中国家所言,知识产权在很大程度上的确阻碍了气候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制度对私权的严格保护使得气候技术转让变得极为困难,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获取技术的经济成本极大,实践中也难以发生实质性的技术转移,特别是核心技术转让,这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变得极为艰难,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气候生态的脆弱性,尽管上述气候变化法律及其系列决定文件一再强调发达国家有义务对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技术,但事与愿违,在刚刚闭幕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展中国家依然在强烈呼吁发达国家应尽快落实其之前的一系列有关技术转让承诺③。面对这一窘境,《框架公约》下的国际气候会议试图通过书面文件形式厘清气候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之间的模糊关系,2001年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最后达成的《马拉喀什协议》在相关的决定中专门述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要求各方在知识产权政策的应用上避免阻碍技术转让④。另外,《公约》下长期合作行动问题特设工作组第七届会议2009年会议报告附件案文汇编作为非正式文件首次提及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强调需要确保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权利和义务与《公约》目标相互支持而非背道而驰⑤。从法律关系的客体来看,气候变化国际法是规范气候技术及其转让的特别法,知识产权法是一般法,依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法理,气候技术及其转让应该优先适用气候变化国际法,但现实情况是,气候技术转让实际上还主要由包括TRIPs协议在内的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调整和规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气候变化国际法对技术转让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和强制力,“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在气候技术转让方面无法适用,另外,知识产权制度过度强调私权保护,公共利益的灵活性条款适用极为困难。2.气候技术转让法律冲突的根源分析首先,国际环境法具有的“软法”﹙softLaws﹚性质决定了《京都议定书》虽有法律效力却无强制力,虽对发达国家减排义务有具体规定却无法对相关国家违约行为作出相应惩罚,虽有严厉措辞被频繁使用却因过于原则性和任意性给法律适用留下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诸如“适当、鼓励、尽力”等概念表述几乎充斥整个条约文本,同时也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吸引相关国家遵守条约。《京都议定书》的现状使得气候技术转让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履约,首先是对其概念没有作明晰界定,正如上文所述,概念是法的要素之一,没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就无法确定权利客体,自然也构不成法律关系,更徨论权利和义务内容;其次,对技术转让的具体操作、权利享有和义务承担及不遵约的法律后果等方面没有作明确规定,使得气候技术转让的预期落空。上述气候大会决定是有助于推进气候技术转让,比如,2001年《马拉喀什协议》决定成立技术转让专家小组,2010年《坎昆协议》决定建立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机制,包括成立技术执行委员会和气候技术中心与网络,但从性质和实施效果上看,这些决定没有法律约束力,更像是政治宣言。以清洁能源技术转让为例,《京都议定书》第12条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CDM﹚条款,据此规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CDM项目在2000年至2012年间的减排量计入其总的减排量之中[3],发展中国家因此也可获得必要技术,理论上有助于激励发达国家积极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技术,但实践并不理想,发达国家在利益驱动下,并没有转让核心技术,发展中国家仍为气候技术转让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使用费,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不进反退。其次,国际层面保护各国技术专利的国际法规范主要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下称“TRIPs”﹚。根据TRIPs协议第27.1条规定,专利一般可授予所有技术领域的任何发明①,该协定强调对知识产权进行确权和保护私权,对技术转让从而实现社会价值不太关注,从TRIPs协议对技术转让仅有零星的原则性规定可见一斑,第7条和第8条规定了协议的目标和原则,第66.2条特别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应鼓励其域内的企业和机构,促进对最不发达国家成员的技术转让,以使它们创造合理的和独立发展的技术基础”,但实践中难以适用。在协议中有关强制许可条款中,未提及“应对气候变化”是需要特殊考虑的公共利益。目前只有涉及公共健康领域的药品专利技术可以强制许可实施,但适用条件却极为严格,必须是发展中国家受到公共健康紧急情势困扰,2005年WTO总理事会通过了《修改TRIPs协定议定书》,在第31条之下增加第31条之二条款,允许利用强制许可所生产的药品出口至在医药领域缺乏生产能力的国家,这被认为是在公共健康、药品的获取与专利保护问题上,国际社会形成一种新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4],有学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TRIPS协议框架最新的、也是最重大的发展[5]。

二、气候技术转让国际法的调适进路

如何打破知识产权对气候技术转让已构成的实质障碍?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既存的现实条件下,能否考虑通过国际法律制度的调适或重置来解决或缓和上述冲突关系?从本质上来讲,知识产权法为气候技术转让这一动态过程的顺利发生提供了静态的制度保障,明确和保护了气候技术的产权归属及权利人正当的无形财产,理论上应该可以充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气候技术转让过程中利益平衡的“调节器”[6]。

﹙一﹚法律生态化作为调适的指导原则法律生态化是指从环境保护的理念出发,对现有各部门法从观念到法律制度进行更新、改造,使法律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实现法律理论以及法律制度的生态化[7]。美国法社会学家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也提出“回应型”法律是未来法律改革的方向,相对于关注形式理性的自治型法律而言,回应型法律是现代法制的一种实质理性追求,它把社会的压力理解为认识的来源和自我矫正的机会[8],气候变暖的严峻现实,迫使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作出回应。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化指向演化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2008年6月WIPO举办的一个专题研讨会就专门讨论了多边环境协定下知识产权在技术开发和转让中的作用,同年9月第41届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年会将环境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列入大会议题,2009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宣扬的“提倡绿色创新”主题强调知识产权对推进研发绿色技术和环保产品的重要作用[9],表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必须朝生态化方向发展和改革,如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副主席HEAkikoDomoto所言,“20世纪的法律以经济增长和发展为基础,但21世纪要求从环境角度,尤其是从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退化以及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的角度重新评判所有的法律”[10]。因此,为更好地转移气候技术,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当以生态化为指导原则对既存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加以调适,以利于气候技术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二﹚利益平衡作为调适的法理依据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根源在于利益冲突,共同的气候利益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冲突。共同的气候利益不仅受国际气候法调整规范,也应该在知识产权制度内得到体现。从本质上来讲,知识产权制度就是一个利益平衡的制度,指制度内的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知识可以看成是一定的信息,知识产权就是信息产权,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信息是有限的,信息的专有和公有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专有成分太多会影响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及信息的自由流通,公有成分太多,则会形成知识产权的弱保护,不利于知识产创新,造成原动力不足[11],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在信息的专有和公有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就气候技术而言,其本身具有公共利益特性,就是说对其发明创造最终的目的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这里,为了激励人们更多限度的自由创造,以专利制度对其进行私权保护,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强调对专利权利人的私权保护,势必造成对专利信息的垄断,不利于社会对信息的获取,不利于技术的传播和扩散,发展中国家或支付巨额专利许可费来获取技术,或因无力承受巨大经济代价,陷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极度茫然,这与共同的气候环境利益保护及专利制度“促进公众充分获取专利信息”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以利益平衡为法理依据调适知识产权制度,衡平气候公共利益和私有知识产权,针对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涉及公共利益条款稀少、多为原则性规定和难以适用、操作等困境现状进行调适,增加公共利益适用的范围、内容和具体化程度。

﹙三﹚基于环境利益的强制许可作为调适路径基于利益平衡的法理,实施以保护环境利益为目的的强制许可是气候技术转让国际法调适的具体路径,具言之,就是在TRIPs协议中增加对气候技术转让的强制许可适用条款。专利权是一种独占的垄断权,未经权利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实施该专利,但为了平衡专利权人财产私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专利制度对利权人的权能进行限制,强制许可是最典型的限制形式之一,也是知识产权制度利益平衡理念的具体表现。气候技术能否适用强制许可?强制许可的发生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为了公共利益目的强制许可、普通强制许可和交叉强制许可[12]。其中,为了公共利益的许可可以作为气候技术强制许可的原因,因为气候技术转让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公共的气候环境利益,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对气候利益的获得尤为迫切,这直接关乎其生存问题。但目前TRIPs协议和各国的专利制度并未将环境作为公共利益加以考量适用强制许可。TRIPs协议第31条虽然规定了专利的强制许可,允许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或有其他极端紧急情况或有公共的非商业使用情况时,各成员国可以在未经专利人许可而使用其专利,但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因为没有对这些情况加以细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对强制许可的适用存在明显分歧。直到2001年多哈WTO部长级会议通过《关于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的宣言》﹙多哈健康宣言﹚第一次列将公共健康危机明确列为上述强制许可事由,《多哈健康宣言》的意义是积极的,因为它确认了公共健康应优先于私人财产权,并且明确WTO成员充分利用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的权利[13],2005年WTO理事会通过《修改TRIPs协定议定书》,以法律形式将基于公共健康作为强制许可事由确定下来并在内容作了适当扩充。调适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对气候技术转让的规定从TRIPs协议对强制许可的规定条款入手。前述分析可知,知识产权制度终极目标是实现知识信息的社会传播和公共利益,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过度保护知识财产权而轻视公众利益,是工业革命以来崇尚经济利益至上的理念使然,气候变化应对刻不容缓,涉及广泛的环境利益,如上文所述,现代法律制度改革应朝生态化方向发展,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之间达到平衡状态是其内在要求,只有利益平衡才能维持机制的长久存在。因此,气候技术作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和扩散气候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气候技术转让作为公共利益被明确列入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之中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2013年3月,由厄瓜多尔向TRIPs理事会提交的一份题为《知识产权、气候变化与发展》议案作为“其他事项”被提上会议议程,并引起会议各方长时间讨论,在今年2月和6月的TRIPs理事会上更是被作为主要议题讨论。议案认为当前包括TRIPs协议在内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阻碍了环境友好技术﹙EnvironmentalSoundTechnology﹚的使用与发展,必须对TRIPs协议进行修正,参照2001年《关于TRIPs与公共健康的多哈部长宣言》,缩短绿色技术的专利保护期限、放款TRIPs协议的灵活性条款适用及参照特殊药品专利增加对气候技术强制许可适用①。厄瓜多尔同时表示将在今年10底召开的TRIPs理事会上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该议案得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包括中国、巴西和印度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家,当然,由于触犯了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利益,受到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强烈反对①。可以想象,气候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的问题必将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未来WTO及TRIPs理事会内争论的重要议题。强制许可的具体操作包括,首先要对气候技术的概念作清晰界定,将涉及气候变化的技术类型化,将涉及重要公共利益的气候技术抽离出来,与其他的一般技术或主要是商业用途技术相区别,于那些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的基础技术允许在TRIPs协议下适用灵活性条款强制许可,放宽对最不发达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的专利保护条款适用条件制约。其次,在TRIPs协议有关强制许可的条款中将气候技术及其转让明确为基于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事由,将气候环境与公共健康一起,规定为人类的公共利益,适用强制许可实施。

三、结论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篇4

令人忧虑的答案

北大西洋洋流是影响全球气候的海洋环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一些海洋学家2008年年底称,北大西洋洋流的流速突然令人震惊地放缓。其流速放缓可能使南亚出现饥荒,破坏亚马孙地区的雨林,使地球突然进人小冰川期。然而,如果你住在欧洲的话,还用不着马上订购雪地车。许多气候学家并不同意上述结论。海洋环流的变化会把我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吗?这会不会是一个我们的子孙后代才必须应付的问题?其实,这一关键问题的答案无法确定,因为我们对洋流活动的了解还很不够。世界各大洋是由洋流系统连接在一起的。洋流系统被称为全球传送带,其表层水流温暖,下层水流寒冷。这条传送带的驱动力是风以及一个被称为热盐环流的更为复杂的作用过程――令气候学家感到忧虑的正是这个过程。

神奇的热盐环流

顾名思义,热盐环流靠的就是热和盐。墨西哥湾流的支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一路流至格陵兰岛和挪威附近的海域,其蒸发作用使暖流的含盐量升高。因此,在被北极地区的寒风冷却后,密度大于下层海水的暖流水体就开始下沉,并向南溢过格陵兰岛和苏格兰之间的海下暗礁,形成一条寒冷而流速缓慢的海底水流――北大西洋深层水。北大西洋深层水向南一直流到南大西洋――有一部分还流到印度洋,并再次逐渐上升。从下沉到再次上升也许需要跨越1000年时间。

下沉过程是其中的薄弱环节。气候变化导致格陵兰岛上的河流流量增加,冰川崩裂速度加快,北冰洋获得的淡水越来越多。这些淡水稀释了北大西洋暖流,使它的密度减小,浮力增大。如果淡水输入量达到每秒10万吨这一临界点,下沉将完全停止。传送带的北段将停止工作,温暖的热带水流将不再经过欧洲西海岸。

“新仙女木寒流”会重新吗?

气候模型显示,这一规模达10亿兆瓦的热量供应一旦停止,该地区的气温将下降5℃~10℃,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也将受到影响。例如:1.2万年前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变为冻原的“新仙女木寒流”就是由这种热供应停止现象造成的。

这种现象即将再度出现吗?就职于英国南安普敦国家海洋学中心的哈里・布赖登在大会上报告:2008年12月唤醒了萦绕在人们心头的这种恐惧。他的研究小组驾船从佛罗里达驶向北非沿岸,在沿途120个地点停船,将一包仪器投入海底。研究人员将他们得出的结果与此前的一些测量数值进行了比较。据他们分析,海洋环流中的北大西洋深层水已经减弱了30%。他们推断说,如果这一南向寒流的流速已经减慢,那么北向暖流的流速必定也已减慢。事实上,流速减慢似乎在将近10年前就已开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曾于1998年对大西洋进行过类似勘测,当时它感兴趣的是二氧化碳水平,因此并没有对流速进行计算。布赖登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大西洋的流速在1957年~1992年间相对稳定,在1998年前有所减慢,此后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全球农业将受重击

对欧洲来说,大西洋洋流速度减慢或者热供应停止的时间非常关键。如果这种现象很快出现,天气肯定会变得寒冷。平均气温将下降大约5℃,冬季的气候将像纽芬兰一样恶劣,在最冷的年份,泰晤士河河面上将会结冰。即使在暖和一些的年份,农业也将受到沉重打击。

在另一方面,如果洋流在21世纪后期前能保持相对稳定,热供应停止的冷却效果将有助于中和气候变暖的影响。气候的其他方面可能发生剧烈变化――北大西洋的海平面将以较快速度上升,但欧洲人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得以逃过在其他地区发生的变暖现象。

然而,他们的后裔可能需要使用雪地车。如果温室气体真的降到工业化以前的水平,世界再次冷却下来,在海洋环流重新开始前可能会有一段长达千年的间隔期,因此,欧洲农业将面临严寒期。

在21世纪,世界上其他地区将面临比欧洲更为严峻的后果。热盐环流速度放缓将使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转移的热量减少,使地球的“热赤道南移”。位于英国埃克塞特的哈德利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理查德・伍德说:“会给我们带来沉重打击的一个问题是,全世界的降雨模式将发生剧烈变化。”

他在切断一个气候模型中的热盐环流时发现,印度的季风雨减弱了,中美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减少了一半。伍德说:“这将对那些地区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据他预测,印度部分地区的农业产量将下降30%。那么在美洲地区呢?他说:“如果没有降雨,雨林将会逐渐消失。”虽然这一切都是基于热盐环流马上停止这一气候学家认为不太可能成为现实的假设,但即使环流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慢慢减速,这也将使降雨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2004年,巴西遭到了南大西洋地区有史以来第一场飓风的侵袭;预计在2010年后,巴西等国和地区还会频繁出现可怕的飓风灾难,这可能是海面温度升高的后果。环流减速是否也是飓风的成因之一?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迈克尔・曼说:“从理论上讲是有可能的。但我认为,将任何观察到的变化都与热盐环流联系起来过于草率。这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当然,我们人类最希望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但其实不然!”

科学检测远远不够

虽然热盐环流停止对气候的确切影响还不清楚,但它会在海面下造成重大破坏却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上升流为海洋食物链的基础――浮游植物群落提供了重要养分。2008年英联邦气候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成果预测,如果大西洋热盐环流停止的话,世界各大洋的生产能力将下降1/5。

该研究院的专家指出:还不止这些――目前,海洋大量吸收了进入大气的过量二氧化碳。然而,如果热盐环流停止,表层水体很快就会饱和,温室气体的积累速度将变得更快。因此,大西洋的确切情况关系着众多问题。以布赖登为首的一些英国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监测北大西洋洋流的努力。利用源源不断的来自大西洋的测量结果,从而为区分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提供了可能。布赖登说:“我希望,我们最终能够得到10年的测量结果。”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篇5

关键词:张掖湿地;气候特征;价值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在甘肃首个部级湿地公园,也是我国首个在内陆河流域上的湿地公园。张掖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大阶梯上,“两山夹一川”的地理特征明显,受大气环流和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共同作用,除祁连山地区属高寒半湿润、湿润性气候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均属于温带干旱性气候,因其深处内陆走廊盆地,外加南部高峻的祁连山阻隔,海洋性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所以内部降水稀少,然而蒸发旺盛,山多川少,属于缺水地区之一[1]。如何解决居民正常用水、涵养水源是张掖人民需致力解决的问题。湿地无疑是张掖绿洲这一内陆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伞,因其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区域外气候等生态作用明显,只有深入了解湿地对各个气象要素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该生态系统的价值,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1.张掖湿地公园概况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处于黑河中游祁连山洪积扇前缘和黑河古河道及泛滥平原的潜水溢出地带,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城郊北部,与市区紧密相连,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0°06′—100°54′,北纬38°32′—39°24′。区划面积6.2万亩[2]。地下水渗出是其主要水源,北郊湿地内有天然泉眼12202个、渠道3条、人工引水排阴沟17条[3]。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区气候属于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显著特点是:年降雨量只有129毫米,并且年内降水时间分布很不均匀,集中在6到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1.9%,而春季降水总量只达到全年14%左右;但是年蒸发量高达2047毫米,干旱指数高达10.3;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太阳年辐射总量147.99千卡/平方米,年日照时数达到3085小时;多年平均气温为7℃,历年最高气温为37.4℃,最低气温为-28℃,无霜期153天。全年盛行西北风,年均风速2米/秒,最大风速36米/秒,年均大风日数14.9天,最多天数40天,最少3天。灾害性天气有大风、沙尘暴、干热风、干旱、霜冻、初春低温等[4]。

2.近10年来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2.1温度变化

结合李名骥、石培基对张掖地区近38年以来气候变化分析[5],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甘州区平均气温逐步上升,在1990年到2000年气温增高幅度达到0.47℃,在2000年到20006年升温幅度达到0.71摄氏度,在2006年到2010年升温幅度回降到0.45℃。甘州区位于张掖市中部,是冷凉型绿洲区与温和型绿洲区的交界处,由于张掖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再加上甘州区处于一个类似的小盆地中,温度波动较全国而言具有滞后性,全国气温达到极高值是20世纪末也就是1998年左右,而甘州区在2002年左右,在这一时间区间内,升温幅度也比以往较大,而在2002年之后升温幅度减小(图1)。

据资料显示,过去100年内,去全国平均气温升高0.65℃,而甘州区仅在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间就升温1.05℃,远比全国平均升温速度快,赵宗慈等指出,在温室气体和硫化物共同作用下,模拟西北地区近百年气温变暖为-0.430~0.961℃[6],甘州区在10年间地面温度升高幅度超过这一指标,说明该地区变暖加剧,究竟会对地区生态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有待观测与研究。甘州区是全国重点粮食、蔬菜生产基地,对于农作物来说,温度较高会直接影响其授粉和灌浆,轻者导致粮食减产,重度者直接绝收。湿地具有良好的固碳作用,全球湿地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4%,但其碳汇能力却与全球七成海洋碳汇能力相当[7]。保护和恢复湿地,增加湿地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和储存,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2.2湿度变化

甘州区近10年来空气相对湿度如图2所示,自2000年甘州区空气相对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也是甘州区向温湿型地区转变的一个信号。经过湿地表面的水汽蒸发及植被蒸腾作用,一部分水汽会被带到大气中,参与大气中水汽循环,使空气湿度增加,使气温有所下降,起到调节局域气候的作用。当水汽凝结,以降水的形式回落到陆地,又会增加局地降水量(图3),对比图2、图3,不难发现在甘州区,空气湿度与降水量基本成正比关系,尤其是2007年到2010年,空气湿度与降水量曲线走势一致。湿地能起到湿润环境和调控温度的作用,会使局地气候趋于稳定[8]。

2.3降水变化

甘州区地理环境复杂,影响甘州区种植的因素也很复杂,比如温度、风速、降水等。春季播种期间,如果气温过低,冻土难以消融或消融土层过浅,会导致部分作物错过播种期影响产量。比如今年(2011年),春季气温回升过慢,有些冬季灌溉过的土地未能按时令及时消融,部分地区错过了小麦播种期,部分农户直接选择放弃小麦种植,改种其它作物。还有一种气象灾害会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粮食产量,那就是春旱。甘州区降水时段集中在7到9月份,而春季降水少(图3)。今年春季,在玉米发芽期,因为土壤含水量不足以植物正常发芽,降雨量又小,有些地区玉米在播种后未能发芽,有些农户不得不选择补种,费时费力。

湿地能影响局地气候,能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量,能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甘州区近10年来降水量总体呈现一个上升的态势(图3),尤其在07年之后,甘州区年降水量均在135ml以上。张掖市是个农业城市,发展起步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还遗留了一部分问题,比如市区绿化还有待加强,城市热岛效应明显,而毗邻市区的湿地公园在调节城市小气候过程中效果也尤为显著。张掖市国家湿地公园一方面是为了发展当地旅游,而我认为它在改善地区生态中的作用会远高于此,张掖地区人民靠祁连山雪水生活,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明显,温室效应显著的情况下没有即时可行的办法来缓解温室效应,祁连山雪水势必越来越少,黑河流量在这种趋势下也会只减不增,会直接导致张掖人民若干年后用水局势紧张。湿地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局域降水量,使水汽较长时间在该地区循环、停留,缓解空气增温速率,从而减小祁连山区雪线抬升的速率,是今后地区发展的保障。

2.4灾害性天气发生频数变化

大风沙尘暴是河西走廊地区比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在春夏两季大风发生频率较高(图7),尤其在春季,大风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减产。张掖地区水资源不丰富,春夏季升温时地面增温快,容易形成强对流天气,最终形成大风和沙尘天气。而湿地具有削减风速的作用,如图6所示,甘州区近10年来大风发生频率明显减少,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李明骥、石培基利用TM影像和土地详查资料得出张掖市自1986年到2005年间只林地面积就增加24.54%,牧地面积增加73.08%[9]。地表植被单一或者区域干旱严重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湿地内涵因子复杂,不仅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还有利于防止土壤沙漠化,位于甘州区的国家湿地公园,植被丰富,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湿生植物、盐生植物与陆生乔灌林木、草原植被、荒漠植被镶嵌分布,形成的西部绿洲生态系统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具有典型性,世界范围内也具有独特性[10],生态价值显著,也能起到一定的防风固沙作用,因此甘州区几年来大风发生频率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局域气候得以改善,在这当中湿地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既然湿地有削减风速的作用,那么它就能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据测定新疆博斯腾湖湿地附近气温比该地区远离湿地地区的气温低3℃,发生沙尘暴的天数减少了25%[10]。沙尘暴也是甘州区多年来频发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在甘州区沙尘暴一般发生在春夏两季,尤其是在春季农耕时节,它对农业温室大棚和耕地保温薄膜危害相当大,降低大气透明度,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和交通安全,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在此期间发生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都值得我们关注。恢复湿地、保护湿地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沙尘暴的危害,根据资料显示(图8),在2006年到2010年间沙尘暴发生累计发生次数比2001年至2005年沙尘暴发生次数减少了50%以上,甘州区近年来恢复湿地的工作初见成效。

2.5黑河水流量变化

表1.2000年至2010年黑河水量

Tab.1Theblackriverdischargeduring2000--2010年度

年径流量(万立方米)

总流量

莺落峡

正义峡

2000

146257

65000

211257

2001

130454

67600

198054

2002

161613

91280

252893

2003

192295

120352

312647

2004

147825

70896

218721

2005

183458

110753

294211

2006

179344

86380

265724

2007

206891

121803

328694

2008

190107

116132

306239

2009

210821

118403

329224

2010

172511

98352

270863

备注:2006年数据可能有误,正义峡9、10月无水量

黑河是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水是张掖地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甘州区气候近年来向温湿型转变,气温骤然升高,祁连山雪线抬升,局部降水量增加,导致黑河流量稳中有升,这是气候转变的标志之一。如何稳定祁连山雪线,除了遏制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增加局地空气湿度,补偿一部分消融的冰雪也是可取的方法。张掖地区之所以是资源匮乏性缺水地区是因为该地区绿化面积比例小,年蒸发量大,无法有效涵养水汽。建造人工湿地,人工绿化带,增加水汽在局地的循环次数,也是改善张掖地区干旱气候的有效手段。

近几年来黑河不仅肩负着滋养张掖人民的重任,还担当改善内蒙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责任,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因为全国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内蒙古居延海曾一度干涸,沙尘暴肆虐,1992年之后,因为人们开始着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工作,年年加大力度调度黑河水至居延海,截止2002年居延海重新焕发生机,当地生态环境也得以改善,现在放眼望去,居延海一片汪洋,波光粼粼,野鸭成群。

3.湿地与人们日常活动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看江南”,这是诗人杜甫游览张掖后留下的美句,甘州区虽然不大,但是经过这几年建设,终于无愧于“塞北小江南”的美誉,湿地为这片土地增色不少。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湿地与张掖人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湿地资源的开发无疑为这片历史悠久的农耕之城寻找出了新的发展契机。

甘州区湿地也是城北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位于城北的乌江镇,自唐朝武则天命甘州刺史李汉通在甘州屯田引种水稻,甘州区就开启了种植水稻的历史,乌江大米因气候条件适宜,光照充足,生长周期长,味道格外醇香,曾一度成为贡米。明朝诗人郭绅有诗云:“甘州城北水云乡,每至秋深一望黄。穗老连畴多秀色,实繁隔陇有余香。”足见湿地对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甘州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与湿地水资源相得益彰,相互调节,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生产提供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除此之外,湿地净化水资源的作用也不可小觑,甘州区市区的大部分生活污水排放后,因为地下水比较浅,如果没有湿地的净化,地下水很容易遭污染,将直接威胁到居民的正常的生活用水。

湿地是甘州区人民生活的保护伞,甘州区地理环境复杂,大满红沙沙漠、丹霞地貌地区空气是十分干燥的,如果没有湿地向大气补充水汽,来补充这些高蒸发地区的水份,甘州区沙漠化不是没有可能,整个张掖地区的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也会徒增,气候恶化势必导致环境恶化,而环境恶化会进一步加速气候恶化,造成气候与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4.结论

一)近10年来甘州区降水量和空气温度均波动上升,在2007年之前波动幅度还比较大,之后3年二者波动幅度相对减缓,空气湿度也呈现上什趋势,并且上升趋势稳定,说明甘州区气候正在朝温湿型气候转变。张掖地区气候变化具有滞后性,自07年以来甘州区年降水量比之前明显增多,体现湿地调节气候因子的作用。

二)自07年之后,大风发生频率明显减少,甘州区近几年绿化面积增加,降水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这些都是大风、沙尘天气明显减少的重要原因。湿地具有增加局域空气水汽含量的作用,增加降水量,湿地中植被具有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因此张掖湿地的对生态恢复、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三)湿地具有很强的固碳能力,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碳放量肯定会激增,如何控制碳排放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湿地固碳能力是国际公认的,恢复湿地、保护湿地、利用湿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营造绿色生态甘州。

四)调节流量,控制洪水: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把径流放出,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

参考文献

[1].殷雪莲、贺建锋.河西走廊中部气候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应用,干旱区研究,2010(2):188-194

[2]百度百科,张掖国家湿地公园,[EB/OL]baike.baidu.com/view/3251439.htm,2011年8月5日

[3]中国湿地,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EB/OL]chla.com.cn/html/c149/2009-11/44747.html,2011年8月6日

[4]Frank\Tracy,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EB/OL]souvr.com/vr168/park/201003/14114.shtml,2011年8月6日

[5].李名骥、石培基.黑河流域张掖市近38a以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中国沙漠,2007(6):1048-1055

[6]张书余.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农业问题[EB/OL]ww.gansudaily.com.cn/system/2011/05/03/011976268.shtml,2011年8月5日

[7]于洪贤,黄璞祎,湿地碳汇功能探讨:以泥炭地和芦苇湿地为例,生态环境,2008(5):2013-2016

[8]李青山等.湿地功能研究进展,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11),972-976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篇6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气候变化是在监控之中的,并且夹杂着也加剧着现存的困境,比如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差、族群冲突、治理不力和政治合法性的质疑,这些困境往往通过外溢效应造成跨国影响。气候影响是多方面的,广泛分布的,并且积聚起来会产生系统性的后果。治理良好的国家可能比发展中国家更能适应气候的变迁,但是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摆脱不良影响。[1]

人们日益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直接表现形式,比如地表平均温度、降水形式以及对地球自然系统的次级影响等。但是无形的第三层次的社会政治和制度影响还并没有被充分地重视。[2]只有把这些损害安全的直接影响考虑进来,才能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恰当的应对做一个全面的评估。

物理变化与社会反应

气温升高和水体异常(比如干旱和洪水)影响着像牧场、农作物以及饮用水等自然资源的可用性。相对稀缺会使受影响的群体要么合作、要么竞争,但正是竞争使其社会影响备受关注。这种发生在城市居民和涌入城市的农村居民之间的竞争是极具分裂性的,在世界许多地方,比如南亚,都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当城市没有足够的资源容纳新的居民迁入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就会向更为繁荣的国家迁徙。这将造成移民拥挤在各种警戒线和围栏外的人间悲剧,引发对移民来源国未能守卫边界的指责以及移民目的国本土主义激烈而可怕的反应。

国内群体间竞争的另一条断层线牵涉到不同地区的政治实体,比如北非国家内部的撒哈拉-马格里布分界线。同时,竞争也发生在家族和种族之间。财政收入的减少、新福利需求的出现、传统政治的不平衡使原本脆弱的中央政府面临更多压力。官方对竞争地区的对策很容易被认为是不充分的,有的时候甚至会激起已有的被边缘化和被歧视的情绪。中央政府的无能和地方上的不满情绪可能激发贫瘠的内陆地区的叛乱,比如在近东的部分地区。相反,自治运动则有可能在被山地环绕国家的富裕地区开展,像正在安第斯山区国家发生着的那样。遭受气候影响打击的穷国则无力维持国内秩序。

人们安于──如果不是轻视──这种相对缓慢的气候变化,比如用厘米为单位来衡量未来几十年间海平面的上升。但是,微小的变化会带来巨大的差异。通过计算机建模显示,海平面上升18厘米将会侵吞佛罗里达大沼泽国家公园10%甚至更多的淡水湿地。[3]淡水资源遭到盐水入侵绝不仅仅是因为海平面覆盖海滩、灌满水井,它也是人们目光短浅的排水举措以及在近海地区高浓度、高水位咸水区的抽水行为带来的结果。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水入侵已经污染了以色列、泰国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海岛国,甚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的三角洲地区,像长江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地下水资源。[4]而且,即使是海平面的微小上升也会使咸水和淡水在河口附近的交界线向内陆延伸。[5]可能这一过程中最具破坏性效果的是淡水植物的消失,这些植物的存在可以帮助清洁并给河流补充氧气,也能够缓冲风暴和洪水。

对即将来临的洪水的预知比海平面上升更能引起人类与之相应的行动。在一个全球化的、通讯便捷的时代,科学成果的报告,尽管常常被断章取义,也能够迅速激起个人和群体的反应。人们可能在没有退路前行动起来,并将大风暴看作更恶劣灾害的前兆。比如说,在世界上全国1/10的人口居住在海平面1米以内的38个国家中,有9个在加勒比地区,在海平面上升到一米线之前,美国政府的应急预案是必须的。[6]极端恶劣天气变化也是可与气候变化相比拟的对各国社会的严峻挑战。[7]2008年,美国和中国都经历了罕见的严重气象灾害。[8]时至5月,美国就要迎来一年中最致命的飓风活跃期,中西部的很多地区都将被水淹没。[9]中国则经历了严重的冻害,毁灭性的地震以及洪水的打击。当然有一些气象灾害不能归因于全球变暖,比如2005年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和2008年缅甸的纳尔吉斯风暴,这一判断是与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相吻合的。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持续的气象压力也许提醒了人们,一个气象灾害更频繁、更剧烈,且国家基础设施不断被毁坏的地球的未来将是怎样的。

极端气象灾害常常被认为是对平民的灾难而非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这些灾害很少在实质上毁掉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也很少引发意在颠覆政权的动乱。[10]但是极端气象灾害确实使原本就是多方面的、分布广泛的、具有集合系统属性的气候影响扩大了。比如,2008年美国春夏两季的洪水并不是世界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但是它们代表并加剧了这个问题。到6月中旬,谷物和牲畜的价格已经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纪录,上涨的密西西比河部分航道也不再对食品运输船开放。食品通货膨胀不仅影响着美国的消费者,而且影响着进口美国谷物的很多国家。[11]需要动员军队控制的大规模火灾,像前几年发生在希腊和澳大利亚的火灾,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更为直接的影响。

政治影响与制度建设

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水的可用性,会影响地区、国家和机构之间的关系。比如中国有一个从南方主要河流向北方干旱地区调水的宏大计划。这一计划以及中国在湄公河上的水坝,加之雪线增高和冰川融化都会减少流入湄公河的水量,流经越南的水量大幅减少了,给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倚赖捕鱼和务农的居民带来严重的经济困难。很难想象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和东盟的未来将会如何。而且下游国家间的冲突似乎在所难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东亚的制度架构和地区冲突解决机制中有所体现。

另外一个例子,尽管发生的概率较低,就是在远东地区中俄再起纷争。在中国,气候变化使得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而俄罗斯最有可能摆脱这种稀缺的影响。[12]而且,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拥有一个日益庞大的、有需求的中产阶级,因此其对原材料和商品的需求是巨大的。这种情况有可能促使中国控制黑龙江及其附近地区,还有黑龙江以北曾经被中国控制的富饶土地。

中国的劳动力和商人轮流或者一同进入日益有序的、环境适宜的和商业化的俄罗斯远东地区。[13]人口统计显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在减少,这使得俄罗斯政府感到自身的领土控制力减弱,以及这种情况对富有进取心或不满足的中国人的巨大吸引力。与此同时,气候也是移民从南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涌入俄罗斯的原因,致使俄罗斯政治右倾化,具有排外倾向。政府的公开要求以及漫无目的的移民潮这两种进程都导致了边界地区的紧张对峙。这种紧张,反过来会削弱中俄在广泛领域的合作关系,包括中亚极具战略意义的上海合作组织共享领导权的问题。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现有国家以及机构的能力和活动范围。在未来的几十年,西欧国家为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不仅投在国内,还有东边新近加入欧盟的成员国、环地中海低地国家,以及通过金融机制在全球各地的投入。除了西欧,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像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也都是如此。这项新花费可能以减少传统的系统维护的项目花费为代价,比如扩大中的发展援助、生化武器和核武器的反扩散、反洗钱以及打击非法贸易等。如果是这样的话,发达国家自身将面临更多危机。核武器重新兴起可以部分归结为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且会重启关于核扩散问题的辩论。

气候变化也可能在一些国家引起规范的破坏。气温的上升和水源的缺乏会引起关乎生计的农业衰退,结果则有可能是该地区更为依赖不需要大量水和耕种技术的种植。而且,因为农业受损,开发能源以及其他原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类似的资源开采,取代了原有的基础广泛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腐败和争夺资源流通控制权的国内冲突。

早在最近海地、埃及和其他地区发生的食品危机之前,气候变暖、水源稀缺、化肥和能源的高价以及农业转向生产生物能源等都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对市场力量的传统解读认为,一旦世界上的农民获得了正确的价格信号,食品供给问题将自动解决,证据显示这种说法已经站不住脚了,尽管最近商品价格有所回落。正如劳里・加勒特(LaurieGarrett)指出的:“呈现出来的危机是世界食品供给和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的结构变化,很明显与能源价格上涨、气候变迁以及亚洲兴起的中产阶级密切相关。除非将食品危机置于这一层面进行考虑,饥饿和营养不良将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激发不稳定和焦躁情绪。”[14]

在越来越多的地区,食品安全问题激发了国内冲突,比如苏丹、阿富汗、加沙地区以及索马里。对于徘徊于饥饿和死亡边缘的人民来说,食品作为国内武器的作用上升。救济食品会被袭击、抢劫甚至毁坏。国际组织比如联合国及其下设的世界粮食计划署已经在为充足的资源发愁,不得不在危险情况下削减救济量,令人不禁质疑类似的多边合作组织的效力何在。长期看来,人民饥饿、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国家不能够为摆脱长期贫困建立获取足够的人力资源。

气候变化激起的另一个国家间问题是海洋边界问题。海平面的上升使低地岛国面临海岸被淹没的危险,而海岸线恰恰是现今测量海洋国土的基准。[15]比如,目前有超过200个小岛,主要是岩石和暗礁散布在南中国海的浅滩上。尽管目前在高潮位时,这些所谓的小岛只有很少部分露出海面甚至完全被海水淹没,恰是它们划定了国家的专属经济区(EEZ),因此无论在合法性上、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战略上都是重要的。在极地附近,尤其是北极地区,融化的海冰和逐渐出的地标可能会引发新的领土和拓展专属经济区的诉求。当近海资源因海岸侵蚀、人口压力以及陆地资源过度使用而显得更为宝贵之时,模糊的海洋边界和竞争性的诉求会更富争议。并且,当海洋温度变化时,捕鱼业也会发生变化,新的问题又会在渔业领域内爆发。

气候谈判与全球秩序

最后,气候变化也推动了新的国际制度的创建,因为它清楚地表明其他一些制度是脆弱的、僵化的。最为明显的是,未来关于减少碳排放的多边安排可以建立一个国际能源署式的组织,监督国家履行承诺,或许还可以谴责那些不遵守的国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已经有一个位于波恩的秘书处提供支持,可以进行一些监督。此外,一些观察家认为温室气体减排最终将牵涉全球范围的“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比如在大气层中植入反光材料。[16]国家不可能让渡给其他国家改变大气层的单方面权利,如果缓解的努力走到这样一种极端,就必须有值得信赖的多边机制。

在较近期,一项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边协议有望在今年年底达成,尤其是在欧洲,以取代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一些观察家认为,在以西欧许多国家为代表的气候纯粹派与担心约束性承诺会成为用环境掩盖经济竞争的幌子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美国占据了有利的实用派或中间派的位置。如果美国在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调解,这种中间派立场将是一个支点。

然而,美国的立场可能是进退两难。最发达的国家希望美国大幅削减各国排放水平,这也正是发展中国家想要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所希望的开放的财政援助和技术转让,最发达的国家也希望能够提供。风险在于,如果美国没有执行严格减排目标,或者提供慷慨的财政援助和技术转让,其威望或软实力会加倍受损。这将使美国很难让其他国家的政府在一些突出问题上提供支持,比如“反恐战争”和反扩散。

主要国家如何对气候变化作出反应、应对或适应会影响全球化进程本身。牢固的多边合作新习惯和新机制有助于加强全球互动。另一方面,尽管气候变化并非罪魁祸首,其总体影响可能足以阻碍全球化进程。部分由于气候原因出现的难民数量增加有可能引起对新的人口流动控制。疾病模式的转变会增加对公共健康的忧虑,激起对外国人的偏见。北极圈的国家可能试图宣称它们在北极地区拥有新的航海和资源优势(引起地理上处于劣势的国家的不满)。

发达国家关于公共品(比如水资源)私有化的主流经济学说会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尤其是在脆弱的传统社会。如果有巨大的温室气体削减义务的国家针对没有这种义务的国家征收碳税,将引起经济报复的恶性循环。国家在全球经济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尊重国际现状,而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会追求狭隘的修正主义目标。

评估气候变化与未来出路

对于安全分析家以及科学家而言,气候变化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气候“赢家”(如俄罗斯)可能转变为政治输家;俄罗斯与中国的相互作用表明了这一点。更糟糕的是,气候变化既是极不确定的,也是非常长期的。在当前逐渐显现的国际经济危机中所面临的协调利益的政治挑战令人畏惧。这场危机使得我们更加难以令人信服地展示和沟通前瞻性的绿色技术和设施有助于创造就业,并且是一项双赢战略。不过,现在无所作为只会令最终影响更加恶劣。事实上,如果把气候科学家们聚集在一间密室里,问他们需要做些什么,他们会说“一切,而且一直做下去”。

然而,补救行动的规模和范围需要与问题相匹配――对于这一点,科学尚未给出令人信服的标准。多年以前,在人们关注气候变化之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战略家托马斯・谢林(ThomasSchelling)曾观察道,他往返于波士顿与华盛顿之间所感受到的气候变化比美国几十年来的感受更深。从分析上和政治上看,摆脱到底是缓解还是适应这个让人困惑的辩论应该是一个起点。目前为止,多数讨论关注的是缓解:世界如何减缓并进而扭转温室气体的累积。然而,即便缓解战略远胜于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其他战略,仍然会让世界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变暖。因此,思考全球变暖的安全影响意味着思考组织、国家和制度如何适应无论如何都是事实的气候变化。由此,即使谢林是对的,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累积性、系统性后果至关重要。气候变化影响着维持人类一切努力的生物圈。一种单一的、简单的政策路线――比如把一个组织贴上“恐怖主义”的标签或者承认一个分离主义省份的独立――是不够的。相反,从对外援助、国家建设、边境控制到食品与能源安全、技术转让与贸易政策、国际法与多边外交,气候维度需要统筹所有这些政策考虑。如果意识不到一系列关键的安全政策问题背后隐藏的气候维度,未来的政策行动将会遭遇失败的危险。

1.最近两年一些有思想的分析家们似乎一致将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国家安全问题进行讨论。2007年4月,CNA公司了一份关于《国家安全与气候变化的威胁》的研究。2007年11月美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中心和新美国安全中心联合了《后果的时代》报告,而外交关系委员会了《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报告。公开的资料显示,美国情报界也探讨了环境与安全之间的关联性,最近开展了一项关于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大规模评估。‘NationalSecurityAnalystAppraisesRisksofClimateChange’,UniversityofDelawareDaily,16May2008;‘NewIntelligenceAssessmentSizesUpNationalSecurityImplicationsofClimateChange’,InsideDefenseNewsstand,18June2008;HousePermanentSelectCommitteeonIntelligence/SelectCommitteeonEnergyIndependenceandGlobalWarming,OpenJointHearing,25June2008.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权威性三卷本评估报告则强化了这些以及其他一些努力:ClimateChange2007(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

2.对政治和社会影响卓有见地的分析,见NilsGilman,PeterSchwartzandDougRandall,ImpactsofClimateChange:ASystemVulnerabilityApproachtoConsiderthePotentialImpactsto2050ofaMid-UpperGreenhouseGasEmissionsScenario(SanFrancisco,CA:GlobalBusinessNetwork,March2007),availableat省略/ArticleDisplayServlet.srv?aid=39932..

3.Testimony,DanKimball,HouseAppropriationsCommittee,WashingtonDC,26April2007.

4.IPCC,ClimateChange2007:Impacts,AdaptationandVulnerability,p.331.

5.作者之一的家乡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的圣约翰河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

6.AssessmentofClimateChangeImpactsonSelectU.S.SecurityInterests,Module2:Country-LevelExposuretoPotentialSea-LevelRise,ReportPreparedbyCenterforInternationalEarthScienceInformationNetwork(CIESIN),ColumbiaUniversityfortheNationalIntelligenceCouncil,19October2007.Dataavailableatsedac.ciesin.columbia.edu/gpw/lecz.jsp.

7.ThomasR.Karletal.,eds,WeatherandClimateExtremesinaChangingClimate.RegionsofFocus:NorthAmerica,Hawaii,Caribbean,andU.S.PacificIslands,U.S.ClimateChangeScienceProgramandSubcommitteeonGlobalChangeResearch,SynthesisandAssessmentProduct3.3,June2008.

8.在这里没有讨论到的是气候变暖带来的地表干燥和火季延长的影响,这个问题加利福利亚人和澳大利亚人可以作证。

9.‘U.S.2008TornadoDeathToll58%AboveAverage’,DailyGreen,5May2008.

10.对气候变化作为安全问题的出色描绘,见JoshuaBusby,‘WhoCaresabouttheWeather?ClimateChangeandNationalSecurity’,SecurityStudies,vol.17,no.3,July2008,pp.468-504.

11.‘U.S.MidwestFarmlandFloodingBoostsFoodPrices’,Reuters,18June2008.

12.CIESIN,AssessmentofClimateChangeImpactsonSelectU.S.SecurityInterests,Module3:WaterScarcity,20November2007,ciesin.columbia.edu/documents/Climate_Security_CIESIN_July_2008_v1_0.ed70208.pdf.

13.比如可参见,AleksandrKhramchikhin,‘TheChineseBicycle’,NovyMir,15March2008.

14.LaurieGarrett,‘FoodFailuresandFutures’,CouncilonForeignRelations,15May2008.

15.IdeaconveyedbyMichaelMalley,DepartmentofNationalSecurityAffairs,NavalPostgraduateSchool.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

[关键词]地球工程;国际管制;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5-0005-06

[作者简介]孙凯(1976―),男,山东青岛人,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国际环境治理研究;王刚(1979―),男,山东青岛人,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海洋环境治理研究。(山东青岛266100)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战略的关键技术研究”(2012BAC20B06)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GJW014)的阶段性成果。

Title:ResearchonInternationalGovernanceofGeoengineering

Authors:SunKai&WangGang

Abstract:Withtheurgencyofrespondingtoclimatechangeandthedifficultiesofreachingagreementsonemissionreduction,deliberateinterventionofclimatechangewhichisknownasgeoengineeringattractsomescientists’attention.Theresearchofgeoengineeringisattheinitialphase,andbecauseofthecomplexityanduncertaintyofgeoengineeringtechnology,theglobalandunevenimpactofgeoengineering,plusthepossiblemoralhazardbytheimplicationofgeoengineeringstrategies,itisimperativetostrengthenthegovernanceofgeoengineeringresearch.Underthepresentsituation,acomprehensiveandglobalregulationisnotpossible,butsomenormsgoverninggeoengineeringarebadlyneeded.Emissionreductionshouldbethefirstchoiceinrespondingtoclimatechange,andgeoengineeringresearchshouldnotbeusedasanexcusefordelayedactiononemissionreduction.

Keywords:Geoengineering;InternationalGovernance;ClimateChange

在全球日益暖化的今天,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避免气候变化产生的不良后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在国际气候治理层面,围绕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难以达成甚至停滞,一些科学家甚至决策者开始考虑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B计划――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即通过周密的计划和独特的技术来对全球的气候进行调节。目前对地球工程的研究在科学界还处于初始阶段,在政策界还处于观望阶段,但鉴于地球工程潜在的巨大影响以及高度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有必要对地球工程的研究和可能实施的方案选择进行“未雨绸缪”的规划与治理。

一、地球工程的技术选择

地球工程技术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二氧化碳清除技术(CarbonDioxideRemoval,CDR),即通过人工增加碳汇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具体措施为:(1)利用已收割的生物质及随后的碳存储进行生物碳捕获。将收获之后的生物质用来生产氢气或电能,将剩余的残渣及存储的二氧化碳在合适的地质构造中进行封存。(2)生物碳加工。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当植物死亡和降解之后,所吸收的大部分二氧化碳都会重新返回大气中,因此在生长期内将植物收割,可以将这些植物体制造成生物碳并在海底或地下进行封存。(3)加强风化作用。含有碳酸盐和硅酸盐的岩石在风化过程中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这些岩石在地表非常常见,因此以人为的方式加强含碳酸盐和硅酸盐岩石的风化过程,可以提高通过自然方式从大气层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能力。(4)海洋增肥。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通过海洋增肥,加强海水的营养化,可以刺激海上浮游植物生长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随着这些植物的死亡和沉入海底,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随之沉入深海。(5)通过化学方式直接从大气层中捕获二氧化碳及随后的存储,即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分离,以液态的方式将其存储在地下或深海。(6)人工植树。通过人为的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碳汇,进而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另一类是太阳辐射管理技术(SolarRadiationManagement,SRM),即减少入射及随后对短波太阳辐射的吸收,以将少量阳光反射回空间的方式应对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①具体措施为:(1)发射轨道太空镜。利用太空镜反射太阳辐射或使太阳辐射改变方向,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能辐射量。(2)在平流层注入气溶胶。将硫酸盐或其他类型的颗粒注入高空大气层,以此提高阳光反射回太空的散射能力。(3)对流层增云。增加低层大气云凝结核的浓度,特别是在海洋区域,使云层变白,从而提高云层的反射率。(4)提高地表反射率。改变土地或海洋的表面,将更多的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

不同的地球工程技术的运作机理是不同的,由此带来的技术、经济、伦理、政治和社会问题也会有所不同。如何对不同的地球工程技术进行评估,在目前地球工程技术研究的初始阶段,尚很难对这些问题进行量化。英国皇家协会2009年题为“气候工程:科学、治理和不确定”的报告,基于环境有效性、速度、安全性、成本这四个指标,对地球工程的部分技术方案进行了初步的定性评估。其中环境有效性包括科学和技术基础方面的信心、技术可行性、潜在影响的强度、空间规模等;速度指的是目前的准备状态和预计影响显现的速度;安全性指的是已知的风险和潜在的、无法预料的大规模危害;成本包括初期部署成本和投入使用之后的运作和维护成本。依据以上四个指标,对部分地球工程技术方案的初步评估如下:①

虽然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和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这两类技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澳大利亚地球工程专家JohnVirgoe认为:“二氧化碳清除技术与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在本质特征和潜在影响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可以纳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行动中,而太阳辐射管理技术则可以作为应急性方案运用到极具破坏性的气候变化情况下。”②总体而言,二氧化碳清除技术是“治本”,即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存量,进而减缓气候变化;而太阳辐射管理技术是“治标”,直接对太阳辐射量进行干预。依据对两类技术的初步评估判断,在这两类技术的选择上,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应当优于太阳辐射管理技术。

二、对地球工程研究进行国际管制的需求

地球工程是一项规模庞大、涉及领域广泛的项目,目前学界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地球工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他不可预计的影响、成本评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英国皇家学会报告的目标是“对于地球工程的技术选择提供权威和均衡的总体评估”,但同时又强调:“国际范围内任何一种地球工程的技术方法在受到严肃考虑实施之前,需要更进一步的详尽研究。”③另外,地球工程的实施和影响都是跨国性甚至是全球规模的,因此,为确保地球工程研究的安全性、公开性和责任性,必须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有效治理。④

具体而言,地球工程的系列方案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球工程影响的全球性及非均衡性,以及地球工程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困境等原因,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国际管制。

(一)地球工程影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地球工程的复杂性、规模的庞大性和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对地球工程的潜在影响进行精确的预测和量化。对地球工程的实验在“实际应用”之前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实验,而只能依据计算机模型对其风险进行评估,而这种计算机模型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地球工程所可能引发的无法预见的后果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可能受到地球工程的干扰最大。例如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尽管1991年位于菲律宾的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注入了20兆吨二氧化硫,从而导致了随后几年的气候“转冷”;但是,此次火山喷发也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使菲律宾以及世界其他地区连续多年出现降雨量减少、粮食减产、河流缺水等问题。①另外,地球工程还会导致海水酸化的加速、臭氧层损耗的加剧以及粮食的减产等一系列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缜密的研究并能够精确预计其所可能产生的效果之前,这些方案是无法实施的。

(二)地球工程影响的全球性和非均衡性

由于地球工程对大气的影响不可能仅仅限于某个区域,例如向大气中注入气溶胶,这对于地球气候的影响将是全球性的,这使得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公司就可以拥有对全球施加影响的手段,暂且不论其后果是好是坏。另外,地球工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不可能是均衡的,即使地球工程的一些方案能够按照规划顺利实施,其对某些国家可能带来有利的影响,而对另外一些国家则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②随之产生的问题就是:某一个国家是否有权力采取措施影响全球的气候?或者如何对此类问题在全球层面进行决策?需要全球所有的国家都参与吗?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效的国际法律制度来对其进行行为规范和调整。

(三)地球工程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困境

对于环境主义者和大部分科学家来说,地球工程无疑是最后的选择,也即B计划。这是在减缓气候变化的所有努力都失败之后,并且在人类面临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临界点而亟需补救措施的情况下才可能实施的方案,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应当是首要选择。而对于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以及一些经济学家来说,由于减少温室气体的巨大成本和执行难度,“便捷的”地球工程则是优先选择的A计划。③正是基于这种道德风险的困境,一些科学家甚至不太愿意对地球工程及其技术选择进行研究,他们担心地球工程的研究可能会导致国际社会减少对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努力。

由于地球工程是近年来才兴起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新兴事物,目前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地球工程研究及应用进行管制的国际法规。但正是由于地球工程潜在的巨大影响及其对国际协调的内在需求,人们都有必要对地球工程的研究及应用在国际层面进行有效的管制。目前的国际法体系中尚没有专门的条约针对地球工程进行管制,一些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际条约的制定,也都未能对地球工程进行认真的考虑和对待。④基于应对其他国际环境挑战的经验,对地球工程进行有效管制也需要国际社会达成有约束力的管制条约,采取开放性的方式对地球工程的相关科学进行正式评估,让尽可能多的国家和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从而增强地球工程管制机制的科学性与合法性。⑤

三、对地球工程研究进行管制的原则

在当前地球工程研究的初始阶段,虽然地球工程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国际法领域受到关注已久,但限于国际立法的复杂性,其发展一直相对缓慢。⑥构思对地球工程研究进行有效的管制机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对于地球工程研究基本原则和规范的确立。而管制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谁应该决定地球工程研究的进展与可能进行的实验与部署?国际社会如何对此类问题进行决策?应对可能拥有地球工程技术并可能对其滥用的“无赖国家”,需要什么样的风险管制机制?①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并不是如何让国家参与到地球工程的研究中来,而是解决该由谁来决定如何开展地球工程研究这一更为根本性的问题,这是一个对地球工程研究进行治理的问题。②

在现有的国际法体系中,虽然没有专门对地球工程研究进行管制的国际法律制度,但是国际环境法中的一些一般性原则和规范也可以运用到地球工程研究的管制中来。近年来已有一些国际环境条约就地球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四条明确规定:“在它们有关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及行动中,在可能的范围内将气候变化考虑进去,并采用由本国拟定和确定的适当方法,例如进行影响评估,以期尽量减少它们为了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而进行的项目或采取的措施对经济、公共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③尽管这一条没有明确提及地球工程技术,但却确立了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一般性原则,这些原则也适用于地球工程研究。

近年来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对地球工程关注最多。2010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第10届生物多样性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涵盖地球工程的决议,决议认为:“在地球工程活动还没有科学依据的、全球性的、透明和有效管制和监管机制的情况下,依照预先防范原则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4条的规定,在获得足够支持这种活动的充分科学依据和适当地考虑到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之前,不得从事影响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地球工程活动。”④这一规定为更审慎地进行地球工程研究及部署进行了规范和指导,但仅仅局限于对地球工程与生物多样性相关联的影响方面,而不是对地球工程进行总体规范。

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地球工程及其研究的初始性和未来技术进展的不确定性,对地球工程的研究进行总体性的全面规划似乎还不可能,但对地球工程研究确立一些基本的规范和原则确是有益的。成立于2010年的牛津大学地球工程项目组在这个领域中的研究较为突出。他们提出了地球工程研究的“牛津原则”(OxfordPrinciples),认为地球工程的研究目前还在初始阶段,不能确保将来的成功,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来对地球工程的研究以及未来可能的部署进行指导和规范。

具体而言,对地球工程进行管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必须将地球工程作为公共物品来进行管制。尽管在地球工程领域中的研究有私人性质的企业和公司积极参与,但对于地球工程技术的管理必须以满足公共利益为基础。(2)确保公众在地球工程决策过程中的参与。从事地球工程研究的人员应当在决策过程中获取可能受到该种地球工程技术影响的公众的认可,公众的范围依据不同地球工程技术的影响范围而有所变化。(3)促进地球工程研究的信息披露和成果的公开出版。应当向公众完全披露(包括负面成果及信息的披露)有关地球工程的研究计划,并公开出版研究成果,从而促进公众及时了解有关地球工程研究的进展及风险。(4)确保地球工程研究影响评估的独立性。对地球工程研究影响进行评估的机构应当是独立于从事地球工程研究的部门;对于可能产生跨境影响的地球工程研究的评估,应当由合适的地区性或国际性机构负责。评估的内容应该包括地球工程研究的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5)地球工程方案部署前的有效管制。在进行任何关于地球工程方案进行部署的决策之前,必须确保已有强力治理机制的存在。①以上五条原则可以说为规范地球工程研究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导和原则性的规范。

四、结语:对地球工程的冷思考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篇8

不同国家地区担负不同“责任”

指导气候变化谈判的文件主要有三个,即UNFCCC、《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或叫《巴厘行动计划》)。根据现有安排,到2012年,发达国家的排放水平应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其中欧盟8%,美国7%,日本6%。现在看来,欧盟有望完成任务,美日的排放却都不降反升。不过,美国在2001年以“中国和印度未参加减排”、自己负担过重为由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因此法律上已不受约束。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中国家仍不需承担约束性减排义务。

美日要求对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

巴厘路线图把游离在《京都议定书》之外的美国拉回了谈判框架内,使美国与推动谈判的欧盟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现在,美国在日本等国的支持下,要求对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坚持中、印等发展中大国必须参与强制减排。这一建议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国具有一定吸引力。

但中、印等总体上仍能团结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指出发达国家具有历史责任、公约义务和减排能力,且人均排放量大,必须首先减排,反对为发展中国家强加义务。这一分歧是谈判中的主要矛盾,它根本上是前两大排放国――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分歧。

中美气候合作是大势所趋

哥本哈根会议成功的希望不大。首先,上面提到的分歧短期内难以弥合。其次,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不久,内部协调立场尚需时日,且美《气候变化法案》(《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其中规定到2022年、2030年和2050年,分别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42%和83%)不可能在会议前获国会通过,从而使美国的谈判能力受到约束。

尽管大环境比较复杂,但中美合作仍是大势所趋。作为最大的排放者,如果中美之间无法妥协,不但可能影响中美关系大局,而且“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也是痴人说梦。目前,中美双边合作已深入开展起来。在7月份即将举行的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中,气候变化也是核心议题之一。

可行性和必要性决定中国减排前景

中国现阶段的谈判立场是无可指摘的。关键问题是,中国将来是否具有承诺减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关于可行性,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中国应从2022年起全面减排,而中科院的报告则认为中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将在2030年和2040年间达到峰值。至于必要性,则需以可行性为基础做出政治决策。受专业能力所限,记者无法就以上两个问题提出建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在具备减排能力的前提下主动在多边做出减排承诺,不仅将造福子孙后代和全人类,而且将大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不如人意

联合国的一份内参显示,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远不足以使人类避免灾难性气候的发生。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篇9

关键词:低碳城市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212-01

城市是创造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核心,也是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导致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据联合国统计,城市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生态化发展模式和低碳发展之路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各国城市建设发展能否切实贯彻新的理念。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之路

1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

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低碳城市,即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即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实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就是面向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中国城镇化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与未来挑战,通过明确城市发展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目标要求,按照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确定新型城市发展模式,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需要,又能够在城市发展中有效地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使城市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维系良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道路的要求。

2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之路应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既与快速城镇化趋势要求相适应又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发展路径;是一条产业支撑力强、资源集约度高、就业容纳量大、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全体居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可持续城镇化道路。

在国家战略层面,从生态环境基底条件和容量出发,确定主体功能区,分类制定区域和城市的基本发展原则,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城市发展导向;在社区和个体层面,应大力倡导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转型趋势,逐步开展低碳城市发展之路的试点与推广。以城市密集地区和大中城市为核心,系统推进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产业发展、交通系统、建筑节能等核心流域的技术经济政策制定与落实。

二、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战略

城市规划在建设低碳经济有重要的角色。作为可以影响城市发展中的土地、资源、建筑、交通等范畴的专业,对城市化过程中合理资源分配和使用都有协调和调整的能力。应对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必需由两大城市规划策略:“减缓”和“适应”:

1“减缓”规划:减缓规划策略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不同手段去减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少潜在的反面影响。相关的手段可包括编制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法规、规范和标准、提供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鼓励使用减低CO2排放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造方式。有关的政策必需有一既定的减排指标为依归,作为量度各减缓规划手段的可行性及成效。

2“适应”规划:全球气候变化已进入危机阶段,事实上,由于全球暖化带来的生物、自然、地理系统变化已产生,而部分预计的改变亦已不能避免。因此城市规划要由“适应”的角度去分析那些将会无可避免的生物、自然和社会转变的实质后果,从而制定政策和行动去“适应”,把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有关的问题可包括未来预知海岸水面升高如何破坏城市现有基建设施、经济活动如何受农业生态平衡改变而减产、强烈天气现象如何影响民生,及如何应对这些避免不了的转变。

三、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渐进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涉及环境、经济、社会3个维度的复杂巨系统,因此其建设发展具有渐进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由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城镇还将面对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增大而带来的碳排放总量大幅度增加、能源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现实压力,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将涉及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变革,因此,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与此同时,人们也要认识到低碳生态城市不是遥遥无期、虚拟的,而是一个可望可及、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2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应当遵循生态学原理,倡导循环共生的发展方式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应当强调生态学原理对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这就需要规划建设时,在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规划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城市生态环境演替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处理好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大自然的干扰。同时,还应重视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用,促进系统内外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改变过去以单一的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尽可能使得物质和能源在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3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应当实现对A,B模式的扬弃,探索新型C模式

目前来看,城市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众多国际组织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发展的“A模式”,一种是被众多国际组织和权威专家所推崇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B模式”(反增长计划)。

参考文献:

[1]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04):5-10.

[2]潘海啸,汤裼,吴锦瑜,卢源,张仰斐.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06):57-64.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1篇10

论文摘要:气候变化在经济学上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挑战,这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文章探讨了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切入,通过阐述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政府和企业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做出的反应,从而提出中国应对这种“市场失灵”现象应采取的措施。

气候变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过高,从而在全球平均气温基础上产生了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现象。如今,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对人类地理产生了巨大影响,更是对人类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明,必须要及早做出全球反应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

例如,2008年中国南方大范围冰雪灾害是很典型的例子:民政部救灾司负责人在国新办透露,截止到1月31日18时,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537.9亿元。这比截至1月29日的统计326.7亿元,短短两天内又增加了211.2亿元。在受灾省份里,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这六个省区灾情比较重。①可见,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开始危及人民的生活,如何应对、如何减缓这种影响正是气候经济学的目的所在。

同时,气候变化在经济学上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挑战,这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因此,经济分析必须是覆盖全球、着眼长期的,把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摆在中心,并考虑发生重大的、非边际化的可能。②

因此,研究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是必要且紧迫的。通过研究,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短期与长期战略,减小气候变化对经济的不利影响,避免在未来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和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使政策带来良好的市场信号,克服市场失灵。

本文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切入,首先通过阐述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政府和企业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做出的反应以及其中的不足,从而提出应对这种“市场失灵”现象中国应采取的措施。

一、文献综述

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可是,在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经济内涵这方面的研究。然而在这些研究中,由NicholasStern主持完成的《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的经济内涵》()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这个回顾采用了国际视角,认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后果都是全球性的,只有采取国际集体行动,才能在所需规模上做出有实效的、有效率的和公平的回应;回应要求在多个领域中进行更有深度的国际合作,最明显的是建立碳的价格信号和市场,刺激科技研究、发展和应用,推广适应,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这样做。同时,该回顾认为采取行动减排是一种避免在现在和未来数十年里产生非常严重后果的风险所需成本的投资,而要使该投资产生成效就必须让政策带来良好的市场信号,克服市场失灵,并把公平和缓解风险作为核心。②可以说,《斯特恩回顾》的观点代表了现在的主流观点,并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蓝图。

与《斯特恩回顾》发表的相同时期,WWF全球能源课题组集中了100多位专家学者的智慧也对气候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2006年公布了《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2050展望》的研究报告,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结果:以目前的已知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现有技术足以应对这个挑战,即在不损害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避免全球气温升高2℃,而且仍然有充足的时间来建立和实施,但必须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内做出必要的决定;显然,推动这样的转化所必须的经济政策和政府尚未到位,尽管在某些方面已经呈现了这种景象,这需要全世界给予紧急关注。③

同样的,不仅政府和国际有关组织关注气候变化的研究,部分经济学家也对气候变化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德国著名的经济议题观察家FriedhelmSchwarz发表了《气候经济学——影响全球4/5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一书,通过对各种实例的研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论从全球整体,还是从个别国家的角度看,气候都深深影响了企业、生产力、股市和人们的一举一动,许多未来导向的企业也开始重视气候变化整个不争的事实。④

不仅发达国家在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开始了气候变化的经济研究,中国当然也不落后。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⑤同时,在中国公民社会中,包括自然之友、乐施会、绿色和平、行动援助、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绿家园志愿者和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在内的八家机构启动了《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与策略》项目。旨在提升中国公民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探索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公民社会立场和策略,呼吁共同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但我国经济学界对气候经济学的研究仍不够深入,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也并不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很多学者甚至还不知道气候经济学的研究。

二、气候变化——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

在《斯特恩回顾》中,气候变化问题被称为“迄今为止范围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失灵现象”。不过这个讲法实际上是比较含糊的,因为如何可以理解气候变化是市场失灵现象,这是很多人还不太清楚的问题,因此,笔者在这里想做个简单的分析解释。

1.市场失灵的概念。所谓“市场失灵”,主要是指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或缺陷性,因而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目标。“市场失灵”是主张实行政府干预的强有力的理由。⑥对经济学家而言,市场失灵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2.如何理解气候变化是市场失灵现象。

(1)市场失灵的各种表现。根据之前的市场失灵概念可知,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公共产品、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分配不公。

公共产品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它不具有排他性。这样,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公共产品中受益,这就容易产生“免费搭车”(Free-Ride)问题,导致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成本与收益上发生不对称问题。

市场完全竞争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且对称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往往不是这样的,信息一般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而且获得信息往往是要付出成本。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对称性和相应发生的信息成本会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影响到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则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

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的作用之下,市场交换过程只能在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却无法改变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竞争性的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结果,造成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状态。⑦

(2)如何理解气候变化是市场失灵现象。气候变化之所以可以看作是市场失灵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气候变化问题是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的,而且负外部效应是大于正外部效应的。气候变化问题直接造成人类自然环境的改变,例如,在过去100年中,海平面上升了10到20厘米。在过去50年中,北极夏季海面浮冰的面积缩小了10%甚至更多,冰的厚度则减少了40%。极地以外的冰川正在缩减,影响到山林生态系统和水流。亚洲和非洲的干旱更加频繁剧烈。世界上许多珊瑚礁遭到与海水升温有关的破坏。动植物生存的地理范围和行为有所改变。极端天气情况可能增加等等。⑧但对人类经济发展有更严重的影响。

其次,全球大气环境资源(温室气体排放容量资源)是全球性的公共产品,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正是由于全球大气环境资源不具有排他性,没有产权的划定,各国为了经济快速发展,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量越来越大,使得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反过来对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最后,气候变化对全球各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低纬度地区的影响更为严峻,而对高纬度地区的影响则是初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继续严重,消极影响逐渐大于积极影响,这就造成了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

因此,将气候变化理解为市场失灵现象是有利于进行经济上的分析的。

三、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所造成的。而有证据显示,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全球平均温度将在50年内上升2~3摄氏度。这种状况必将对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严峻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可见,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

1.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严峻影响。迄今为止,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还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特别是维系人们生命的农业中的粮食生产,受着气候条件的极大制约,丰、歉年往往就是气候变化的直接表现。另外,气候变化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也是愈加明显。例如,在《斯特恩回顾》中就提到,根据简单的推算法,到本世纪中期,仅是极端天气的成本就可能达到世界GDP的0.5%~1%。而这将使得保险成本迅速提高,同时因其起伏不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并且,回顾中提到的最终结果,即把所有情况综合起来,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并超过全球经济GDP的20%。②

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地区上的分布是极为不平均的。这也正是市场失灵的分配不公的表现。从总体上看,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更为明显,而且当负面影响出现时想扭转就已经太迟了。

(1)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那么,为什么说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更为明显呢?首先,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处于低纬度地区,这些国家的平均气温比发达国家地区的平均气温更高,而且降水量的起伏也更大,因此,气候变化会给这些国家带来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收益。其次,发展中国家的主导产业往往是农业,而农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气候因素,因此,气候变化会使得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迟缓甚至倒退。最后,发展中国家本身的经济实力就不强,资金缺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所以,气候变化很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发展中国家已经很低的收入以及导致疾病和死亡率的增加。农业收入降低致使大部分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人民的消费及储蓄都会减少,从而导致投资的降低;而且还会使得国家税收收入减少,增加财政开支的需要,GDP最终减少。②

(2)气候变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都处在中高纬度地区,本身经济实力雄厚,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在短期内对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有一定好处:会促使农业丰收;冬季气温升高,供暖减少,死亡率下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但在长期来说,气候变化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很不利的:极端天气的“拜访”次数增加;温度上升速度最快,这也使得基础设施、人类健康、区域经济和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②

2.气候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气候变化虽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气候变化还是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气候变化将引领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第三次联合国气候风险机构投资人峰会”上曾说过:“你们的与会说明你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既是一种威胁,同时也是一次机遇;你们认识到向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将带来新的财源,并将开辟新的市场。”

在《斯特恩回顾》中,虽然给出了结论,即若现在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将使全球经济GDP的20%蒸发,但仍然提出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近年来实行的允许进行二氧化碳减排交易的计划显示,有很多机会能够将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损失降至每吨低于25美元。换句话说,气体减排对我们是有利的。根据一项数据显示,如果我们长期坚持向低碳型社会转型,每年获利可达25000亿美元。向低碳型经济转变也将带来巨大的商机。如果全世界都按照要求的规模行动起来,估计到2050年低碳技术的市场价值将达到甚至超过5000亿美元。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首先,气候变化政策有助于根除目前的低效率。从企业的角度看,实施气候变化政策会使得人们开始注意节约资金机会;而从国民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政策是一种宏观调控工具,可以改革低效的能源体制,取消产生扭曲作用的能源补贴。

其次,气候变化政策还有助于实现其他目标,例如,减少由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和死亡,保护森林,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样也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经济成本。

最后,国家能源安全目标也可以同步实现。能源安全的保证是能源效率与能源来源的多样化,以及为发电部门制定的长期政策框架。在这里,煤就显得异常重要,而要保证煤的供应,碳捕捉和碳储存就至关重要了。②

四、目前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所做出的反应

鉴于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所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与所可能带来的新机遇,已经意识到这点的国际社会开始做出反应。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为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自然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最根本的措施也就是减少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对大气温室气体的吸收或埋存。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里,国际社会开展了积极的行动,包括由联合国组织谈判制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区域间政府组织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政策、民间组织合作研究报告等。例如《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欧洲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美国加州通过立法要求加州企业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GE公司的“绿色保护计划”等,而《京都议定书》和欧洲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是其中的典范。

五、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对气候经济学研究上的不深入,缺乏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认识,使得在制定政策方面不是很注重气候变化的问题,导致近些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所造成的一些问题上吃了很多苦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南方的冰雪灾害。

国际能源协会(IEA)估计,在2004—2030年间新增排放CO2中,发展中国家将占到3/4,而中国将占发展中国家新增排放的39%。因此,中国应当从发展、公平角度考虑,积极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从政策上进行引导,探索并推动全球向低碳经济发展,作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由之路,抓住这个机遇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进行碳定价,使人们对其行为承担全部社会成本。从经济学角度上看,温室气体具有外部性:排放温室气体的人们造成了气候变化,但他们所造成的结果并不是全部由他们承担,而是其成本由地球和其子孙一起承担。因此,要消除这个外部性就应当采取税收、交易等手段对碳进行定价,使排放温室气体的人们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全部社会成本。这样就会使人们放弃高碳商品和服务,用低碳作为替代。利用税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获取稳定的财政收入。另外,采取交易的方式也是有效的,例如欧洲温室气体排放机制作为欧洲减排的核心,不仅使减排成本得到降低,还增加了收益。②但交易市场还是会有失灵的时候,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2.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推动一系列低碳高效率产品的开发和应用。首先,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使全球共享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惠益;其次,应建立有效的技术合作机制,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与转让;同时,消除技术合作中存在的政策、体制、程序、资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障碍,为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提供激励措施,使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在实践中得以顺利进行;应建立国际技术合作基金,确保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⑤

3.排除对提高能源效率的阻碍,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和说服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培养对气候变化本质及其后果的共识,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支持国内及国际性行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利用图书、报刊、音像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各阶层公众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增长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等;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普及与教育的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普学术研讨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充实现有气候变化信息网站的内容及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平台。⑤

注释:

①宋蕾.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37.9亿元[N].第一财经日报,2008.02.02.

②NicholasStern.SternReviewo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

③KarlMallon,GregBourne,RichardMott.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2050展望[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④FriedhelmSchwarz.气候经济学——影响全球4/5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M],2006

⑤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Z].2007.06

⑥武将,黄警秋.西方学界关于政府职能的三个争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⑦邓子基,邱华炳主编.财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⑧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Report2003:SustainableDevelopmentinaDynamicEconomy[R]./showsectionch.php?file=TOCDynamicCH.htm

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Z].1998

⑩徐可.与CDM共舞[J].财经,2006(21)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篇11

关键词:气候变暖;过激行为;情绪;辩证

一、引言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世界是一直运动变化着的,气候也是一样。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开发、掠夺自然的能力也越发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更进一步增大,然而,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这使得工业文明无限的发展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形成了必然的矛盾,这种矛盾即人与自然的冲突。进一步,自然更大程度的被破坏、被污染,这使得人与自然关系进一步恶化。目前,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世界环境十大问题之首,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每年因为气候变暖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10万人,如果没有有力的措施来缓解气候变暖,那么到2030年,全球每年将会有30万人死于气候变暖。

正如古人所说的“天人相应”,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大自然的改变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极端天气的增多,人们的行为也随着气候的变化走向极端化。过激行为是指“过分”、“过头”、“超越理智”、“不当”的有违传统道德和公共规范的一种丧失理智的行为。过激行为一般都是因为某种特殊环境和事件的强烈刺激而引起,人们有可能因情绪上的不稳和过于激动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的秩序。

二、气候变暖与人类的过激行为

(一)气候变暖是人类情绪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候不仅仅是影响着人类的生理健康,对人类情绪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早在古代,人们已经发现了天气和情绪之间的关系,正如杜甫在《夏夜叹》中所述:“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所表达的意思是在夏日高温的蒸烤下,人就会变得烦躁不安,心情不畅快。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气候变化的体会也相当深刻,每到三伏天,人们就会感到心烦意乱,脾气暴躁,缺乏耐心。这很大程度上都是“三伏天”惹的祸。就全世界的范围来说,热带地区的人们,性情较寒冷地区的人们更加喜怒无常,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因为海边的气候比较湿润,人们对周围的环境比较敏感,造就了他们多愁善感的性格。而住在山区的人们,长期生活在山高地广的环境里,造就了他们洪亮的嗓门和直爽的性格。所以,气候和人们的情绪和性格有着紧密的关系。

一些专家学者针对气候与人的情绪的关系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冬季抑郁症”就是一种与寒冬相关的精神障碍。当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人们情绪就比较低落,无精打采。当湿度随温度上升而增高,人体会缺乏自控力,显得烦燥不安[2]。相关研究表明,当气温在11℃到25℃的时候,人的情绪最稳定,心情最舒畅。

现代医疗气象学研究结果证实,天气状况之所以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这是由于人体内有一种名叫松果腺体的物质也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人体内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分泌情况的变化,以致引发人的情绪状态变化[3]。随着气候变暖,人体的新陈代谢进入旺盛期,体内环境和内分泌受到影响,使人的情绪波动比较大。显然,气候变暖是影响人类情绪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气候变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情绪作为人的主观体验,会反作用于人们的行为之中,比如人悲伤的时候会痛哭流涕,激动的时候会手舞足蹈,高兴的时候会开怀大笑,情绪所伴随出现的这些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

气候变暖导致的持续高温使很多人不仅出现了头晕、乏力、胸闷、发热等症状,也使人们心烦意乱、情绪暴躁,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不仅会大汗淋漓,而且心虚气短、情绪不稳、心情烦躁,比较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精神病发病率也大大增加。

“路怒症”就是目前人们在社会中受情绪波动的影响,产生过激行为的一种症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不同的社会压力,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炎热的天气加快了人体的血液循环,使人变得烦躁不安,容易触发人的过激行为。有学者研究表明,愤怒情绪状态下,驾驶员驾驶的平均速度相比于平静状态时有显著增加,最大差值为1547km/h,最小偏差为5.16km/h[4]。愤怒的情绪会导致车速的增加,车速的增加又是车祸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还表明人们在愤怒情绪状态下,驾驶员按喇叭鸣笛的频次相比平常状态有显著增加(最大倍数为2.41,最小倍数为1.90)[4]。驾驶员在烦躁情绪的影响下,容易对外界做出过激的行为。鸣笛不仅增加了城市的噪音污染,也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愤怒情绪使斑马线减速让行的次数相比于平常状态显著下降,是交通运输安全的不利因素之一[4]。

高温引起的坏情绪不仅会影响整个社会秩序,还容易转移到家庭中,以抱怨、责备甚至暴力方式释放,影响家庭和睦。所以,气候变暖催生的过激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如何缓解气候变暖,如何减少气候变暖对我们人类的行为的影响成了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三、对策

(一)低碳生活模式

低碳消费模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模式,使人类社会在环境系统工程的单元中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消费方式[5]。我国目前实行的以电气代替煤炭的消费模式,就能够减少煤炭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既能够保护环境,也为后人留了资源,维系了代际公平。

低碳的消费模式首先要求我们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消费嗜好。一些学者研究表明,目前超市里面大约有70%的电用于冷柜的使用,相较于玻璃门式的冰柜,敞开式的冰柜要多消耗约20%的电,也就相当于每年要多消耗4.8万度的电,相当于19吨的煤。所以说如果大家能够减少敞开式的冰柜的使用,而多采用玻璃门式的冰柜,毫无疑问能够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二,提高环保节能意识,少用一次性用品。例如目前我国的限塑令就很好的规范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其三,戒除“奢侈消费”、“面子消耗”此类以大量耗费能源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嗜好。比如减少一些豪华车的使用,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小排量的汽车。低碳生活模式促进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走向科学化、合理化和理性化,它以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为基础,使人们的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进一步走向均衡。

(二)重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研究

《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很显然,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形成,可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制度。制度的建设是战略实施的保证。我国虽然制定了部分法律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还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其次,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较轻。《可再生能源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电网企业未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由国家电力监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这类处罚措施明显较轻,实践中可能会不予执行或懈怠执行。

我国应对全球变暖存在立法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变暖危机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强。法律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表现,只有国家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应对全球变暖自然才会反映在法律当中。

同时诸多问题的解决都没有相关的立法保障。增强行为主体法治意识,让“依法办事”成为生活习惯,真正做到依法办事。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能动作用,为了提高全民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手段,开展了大量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转变意识形态,改变消费方式。人们在在生产生活中适度消费,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以利用加大奢侈品消费成本,重点投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设立轿车环境污染税等,间接地促进气候变暖减缓。

(四)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在韦伯氏辞典中的解释:认识宇宙的中心;认识一切事物的尺度;根据人类价值和经验解释或认知世界。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者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6]。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的、使用与被使用、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这种价值观下人们对自然的观念是政府征服和控制。也是在这种观念下,工业文明的发展以破坏消耗自然为代价。

然而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人是生活在自然里的人。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物,超越了生物性而具有社会属性。这使得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带有社会属性,人类从认识到实践,从生活到生产,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周围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之总和,这些社会关系也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在环境问题严峻的今天,将社会与自然、自然与人的活动决然分开来对待的思维方式己经不适用于目前的情况。人即主体,自然即客体的单一思维模式应当被人是自然的人,是整体中一部分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所代。

四、结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7]。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的过激行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积极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缓解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支持。气候变暖和人类的过激行为相呼应,人类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何飞.空气湿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广西气象,1992,(1).

[3]唐奇开.天气状况与人的情绪[J].广西气象.2000,(2).

[4]钟铭恩,洪汉池,袁志群.愤怒情绪对驾驶行为影响的实验[J].重庆理工大报,2011(10).

[5]吴铀生.低碳生活是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行为选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221).

如何减缓气候变化范文1篇12

伤风感冒为何会引起老年人哮喘呢?这是因为老年人呼吸道的生理防御功能日趋衰退,全身及肺部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隆冬季节,受干燥寒冷气候的影响,可使呼吸道粘膜下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免疫物质分泌进一步减少,因而极易患伤风感冒,削弱了呼吸道的抵抗力,并发病原微生物特别是耐药细菌所致肺部感染,引起肺炎。加上老年人体弱,食欲下降,营养不良,呼吸肌无力,咳嗽反射功能减弱,气道粘液纤毛运载系统功能障碍,难以将气道内的分泌物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支气管痉挛、狭窄和阻塞,促使气道反应性升高,于是发生哮喘。

对于老年人因感冒、肺部感染引发的哮喘必须认真检查及早确诊。因老年人患感冒后,仅有全身酸困不适、咳嗽、咯痰、气短、胸闷等症状,常认为是年老体虚、气力不足、心肺功能弱等,便自行服一些滋补强身药,或吃止咳化痰药,疏忽大意而使病情进展而发哮喘。有的一听肺部有干、湿罗音,便按肺部感染治疗,给予抗生素药物。殊不知,使用抗生素不当,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肺部感染加重,忽视了哮喘的存在,顾此失彼,致使气道痉挛及阻塞加重,病情在短期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哮喘会反复发作,形成恶性循环而病情恶化。因此,对老年人哮喘切莫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早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方为上策。

老年人哮喘有其重要特征,多数病人白天自我感觉较好,很平稳,有喘息症状也很轻,但到了夜间,尤其是凌晨时突然哮喘发作,因此而猝死的不乏其例。此外,老年人哮喘发作有时在三九严冬,有时在三伏盛夏,且与流行性感冒、肺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密切相关。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旦老年人发生哮喘或怀疑有哮喘的可能性时,应去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确诊,做肺功能检测,根据病情及肺功能检测指标、气道反应高低进行治疗。对气道反应性持续升高,或在一日内变动增大,预示哮喘即将发作,即使从未有过哮喘发作的老年人,也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用药。适合老年人哮喘的首选药物为溴化异丙托品,可作雾化吸入治疗,以缓解气道阻塞,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耐药现象较少发生。如患者喘息症状加剧,亦可与βc-受体激动剂(如舒喘灵、叔丁喘宁、普鲁卡地鲁等)联合使用,可缓解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症状。有的老年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无水茶碱控释片),研究表明,茶碱类药物可增加呼吸肌力,减轻呼吸性疲劳,减少气道炎性渗出。目前应用的茶碱控释或缓释型制剂,每天只需用1~2次,即可获得较理想的长期疗效。有一点需指出的是,有些老年哮喘病人,常将哮喘加重误以为是感染严重,便长期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而忽略了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致使哮喘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这务必引起患者本人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即使在临床缓解阶段,也应与支气管舒张剂天天为伴,不可中断治疗,以防喘息症状卷土重来。

老年人要想预防哮喘和治疗哮喘,应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健。

体能锻炼与呼吸锻炼相结合:老年人在锻炼前应请医生进行体检和肺功能检测,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量,无论采取何种运动方式,应持之以恒,做到动静结合。进行耐寒锻炼,养成与室温相同的凉水洗脸或冷水浴的习惯,可使身体适应外界气候变化,增强耐寒能力。在体能锻炼的同时,可早晚进行呼吸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呼吸体操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并能有效地改善气道营养,预防感冒,也防止了哮喘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