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幼儿美术学科知识分析范例(3篇)

发布人:收集 发布时间:2024-06-11

幼儿美术学科知识分析范文

关键词美术活动幼儿教师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2.035

0引言

美术教育即指教师引导幼儿用艺术形式来描绘事物的美,反映内心真实情感,以此不断提高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相统一的一种特殊文化教育。①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艺术美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虽然幼儿认知水平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已有一定发展,但还不完善、成熟,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乐观。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只是先讲解示范或者直接打开多媒体让幼儿模仿,之后让幼儿独自活动,更有甚者,由于时间的限制,个别幼儿还没完成,教师就会取而代之,帮其完成。致使美术教育活动追求的是一幅展示给家长的作品――您的孩子在幼儿园学到很多,而没有考虑到孩子自身的发展。基于问题所在,文章通过对美术活动中教师角色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以期为幼儿美术教师进行科学的角色定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1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具备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一把手”地位,规定着幼儿的兴趣方向,决定着幼儿的学习内容,完全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创造性的组织和实施的过程;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寓教于乐的教育过程。②因此,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践行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角色,能有效促进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1.1引导者――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十分重要。虽然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但依然是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能动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发现,激发兴趣;引导幼儿了解活动规则,在活动主题范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引导幼儿积极表达内心情感,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

1.2支持者――提供物质支持与心理支持

作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支持者,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创作思维、尊重幼儿的创作欲望,让幼儿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中自由创作。具体有:对幼儿绘画心理的支持;②对美术活动的材料支持。宽松的心理环境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是帮助幼儿开阔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精神支柱,而丰富的美术材料则是激发幼儿创作愿望,开拓幼儿思维的物质支柱,两者缺一不可。

1.3合作者――做幼儿的伙伴、朋友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合作者的身份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儿童的极好机会,因为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仔细观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引导、评价及反馈。具体要求教师做到:(1)在合作中具备平等意识,要求教师弯下腰来,与儿童进行平等对话,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儿童的心里,站在他们的角度认识、理解其绘画作品;(2)在合作中具备融入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儿童的思维看待其作品,以不断发展幼儿认知过程为最终目标,在此过程中帮助幼儿获得美术知识与技能。

2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践行教师角色面临的问题

2.1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师由于其职业特点与社会地位致使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幼儿,因此教师需要保持高度集中;上级检查过多过滥,导致教师无力应对;社会人士对幼儿教师职业普遍不看好,俗称为“保姆”等现状加重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具体表现为心理与行为两方面:(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情感衰竭,态度消极,易怒、悲观,对生活与工作漠不关心。(2)成就感降低,在工作中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待教学敷衍了事,教学态度与责任感缺失,发展停滞不前。③该现状表明,应加强幼儿教师职业的重视,提升职业幸福感。

2.2幼儿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偏低

践行教师角色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学者屈玉霞在《对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抽样调查》中发现193名被调查者里面只有4名公开发表过文章,1名发表省级刊物,其中123名未有任何科研成果,表明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其次,幼儿教师在科研选题,科研知识的补充,参考资料的选择上都存在着问题。另外,大多数幼儿教师把工作经验总结作为科研工作,对科研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与理解。④由此可见,提高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践行教师角色的重要任务之一。

2.3幼儿教师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

虽然,《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但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育活动仍被当作“副科”进行,幼儿教师对美术教育本身的意义及其对幼儿的影响没有深刻的理解。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常看到,教师只是先讲解示范或者直接打开多媒体让幼儿模仿,当有的幼儿表达不一样的想法时,可能会遭到教师的批评或嘲笑。结果,一堂美术课下来,幼儿的作品往往都雷同,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力以及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4社会和家长不能积极配合教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同时也显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绝大多数家长关注的是幼儿呈现出的美术作品,而不是幼儿的进步和发展。而在这种潮流下,幼儿园和教师很难帮助家长转变这种错误观念,甚至在压力下不得不迎合家长,满足家长的需求。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很难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教学。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践行其角色面临的问题,致使幼儿美术活动很难得以科学、有效的开展,使得研究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显得十分必要。

3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定位教师角色的措施和建议

3.1增强教师职业动机

教师是影响幼儿发展最活跃、最有力的作用因素。良好的职业动机能帮助教师积极地投入到美术教育活动中,发挥其教育教学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从而使幼儿的发展也得到保证。

3.2教师应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

刘捷在《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一书中表示“教师专业化即指教师个体不断提高其自身专业水平以及教师群体不断提升其专业地位的过程”。⑤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贯彻实施新《纲要》的重要纲领,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同时发挥团体的教育力量如观摩学习、微格教学等方式提高整体师资水平,使幼儿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3.3教师应加强对美术教育活动的理解

幼儿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用艺术形式来展现事物的美,并不断提高其创造美的能力。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曾说过:“教育应以艺术为基础,发挥艺术的教育作用,完成美术教育的使命”。⑥可理解为美术教育面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家蒙台梭利也主张:“应充分尊重儿童,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表现自我,去自由创作”。⑦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家罗恩・菲尔德也表示:“美术教育并不是仅仅教人画画,其目的在于通过训练感受美,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⑧

3.4紧密联系家长形成共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及人文素养对孩子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幼儿期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度过,教师和家长是影响幼儿的重要人物,当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矛盾冲突时,幼儿是直接的受害者。因此,要使幼儿得到良好、全面的发展,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共育。

4总结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践行教师“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角色是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保证,需要教师对自身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社会、家庭和幼儿园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保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力支持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践行正确的、科学的教师角色。

*通讯作者:路海萍

注释

①邢夏婕.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教师角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10).

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教育部,2001.

③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④屈玉霞.对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抽样调查[J].学科教育,2000(6).

⑤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⑥英国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袁一安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2).

幼儿美术学科知识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艺术教育;科学教育;幼儿教育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创造性地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篇章。艺术与科学,在幼儿教育中,是被看作成迥然相异的两种文化、两门学科,它们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目的、内容和方法,如何在幼儿教育中通过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来改变现代科学对整个教育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简述

1、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教育也经历了从单纯科学知识的传授、注重科学教育方法到强调“提高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1]”的过程。

现代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现代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

幼儿正是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身心的发展尚未成熟、完善。因此,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当是科学启蒙的教育,让孩子开始接触科学。通过科学教育,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并掌握一些初步的技能,积累科学经验,培养创造力,、为以后的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2]

2、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包括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能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而艺术审美教育又有对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的审美内容。“学前阶段的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更多的重合,艺术教育是艺术审美教育的一部分,艺术美是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核心内容,艺术审美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基础。”[3]

由此可见,幼儿艺术教育指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艺术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感染幼儿,并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其情感和个性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二、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评述

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都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建立在艺术与科学、儿童的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基础上,还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存在着一致的关系

1、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二者都是为了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展。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促进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4]

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二者的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在情感和态度上的目标都着眼于幼儿对生活的兴趣和生命的热爱,在能力的培养上,都重视儿童主动地探究和独立大胆地表现,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都强调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的联系。

2、教育内容的一致性

二者都是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事物进行探究和表现。幼儿科学教育通常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艺术教育也是来源于生活,教师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

3、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一致性

二者都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探索、交流、创造和表现。不论是幼儿艺术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主张给幼儿提供宽松的环境、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自由探索、大胆表现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幼儿科学教育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幼儿艺术教育通过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5]

三、实现幼儿艺术科学教育的模式

通过以上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一致性分析,我们从中教育的基础上找到了实施幼儿艺术科学融合教育的可能性。艺术和科学作为儿童创造性地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它们在教育中的融合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从而给儿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通过总结在幼儿教学中的多年经验,一下几个模式可以实现幼儿艺术科学融合教育。

1、相互渗透式

相互渗透式的融合是指在艺术分科的课程中渗入科学教育的内容,或者在科学分科的课程中渗入艺术教育的内容。通过我在实践教学中的总结发现,目前我国各个幼儿园大多数还在采用分科教育的形式,所以在此基础上推行幼儿艺术科学教育是可行的。

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的一个单元,我们可以安排如下的教学:

主题:我们喜欢的动物(小班)

(1)小鸡的一家

通过感知和观察大公鸡、母鸡和小鸡,讨论对小鸡一家的认识和感受,师生共同创编儿歌,表现小鸡一家的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对鸡的情感。

(2)可爱的兔子

感知和观察兔子的形态、特征,了解兔子的毛色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兔子喜欢吃什么食物,制作兔子头饰,模仿兔子跳跃或唱小兔子的歌。

(3)机灵的猴子

感知和观察猴子的形态和特征,通过观看录像或参观动物园发现猴子的灵巧和聪明以及猴子的种类和习性,制作猴子的面具进行自由游戏。

单科渗透式的融合,是在保持单科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它与其它学科的核心联系,在完成学科目标的基础上,促进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连接和互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表现。

2、多科并列式

多科并列式融合是分科教育向综合教育过渡的一种融合,它以分科的形式为基础,选择艺术与科学学科中的共同概念、原理或主题,从不同的学科组织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获得相通的理解。如艺术与科学中共同的对比概念,我们可以选择轻和重,冷和暖,柔软与坚硬等主题,分别从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数学、常识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活动。[6]

例如在以“冷和暖”为主题的教学中,可以安排下列活动达到对主题的认识:

(1)夏天和冬天

比较冬天和夏天的不同特征,如气候,动植物,河流,雨雪,人们的穿着,

饮食,活动等方面,获得对冷暖的不同感受。

(2)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通过文学故事和情境表演体验作品中温暖与悲凉的感觉。

(3)热情的音乐与悲伤的音乐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体验音乐中传达的不同情感,如欢快、低沉等或用其它象征性语言来描述,了解不同音乐的特征,如音高、音速等,用自由舞蹈或抽象画的形式表现热情的与悲伤的音乐。

(4)冷暖的变化

谈论生活中的冷暖变化,了解制冷和取暖的工具与方法,并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如取缓可以将房间装扮成暖色,围着火炉唱歌,讲故事等,将日常的感受和审美的感受结合起来。

3、主题网络式

主题网络式的融合适用于综合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它是围绕一个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对主题所涉及到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开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主题网络中的活动可能与特定的某个学科相关,更多的活动是与多个学科相关,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而多科并列式的融合其活动更多的是与特定的学科相关。在主题网络式的融合中,艺术与科学活动不是孤立的,它是幼儿园主题网络中的一部分,与其它领域、其它方面的活动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幼儿来说,主题网络式的融合是比较充分的,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主题网络式的融合不是从学科的关系出发,而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做到生成和预成相结合。

下面以“桥”为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如下活动:

(1)参观桥;

(2)在参观活动的基础上,自由谈论“桥”,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

(3)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桥”的资料;(教师在儿童的话题和资料中选择下一步的活动内容:欣赏和了解不同种类的桥。)

(4)“我最喜欢的桥”。欣赏有关桥的图片,感知桥的不同造型和态势,初步了解桥的不同种类,在比较中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用不同材料和方式表现“我最喜爱的桥”。

(5)“怎样造桥”。在上一次的活动中生成,讲“赵洲桥的故事”,孩子们进一步用自选材料搭桥;

(6)“桥的形状。”孩于们搭出了不同形状的桥,并且争论谁的桥最漂亮。

幼儿美术学科知识分析范文

【关键词】幼儿;创意美术教学

活泼生动、富有情感的创意美术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对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观点来为创意美术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提供理论依据。

一、幼儿创意美术概述

幼儿创意美术作为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一种,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绘画能力的掌握和个性化发展,以促进幼儿情感的收获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教学目标,与多元化美术教学形式相结合,围绕课程内容创造宽松舒适的环境供幼儿自由创作。幼儿创意美术教学优于传统美术教学的地方有很多,包括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宽松性、教学材料的多元性,最重要的是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二、幼儿创意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幼儿创意美术教学已经作为新课改的一部分,提上要求改革的日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式单一

大多数幼儿园的美术课程都是由教师教学生学,采用临摹范画的方式,比较的是幼儿画的像不像,这种教学方式会抑制幼儿的思维,限制他们个性的发展,最终会导致所有幼儿都成为一类人,难以培养创新性人才。

(二)表现方式局限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其表现方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绘画,也可以为手工、剪纸、粘贴、雕刻等等,幼儿美术也不例外。但当前大多数幼儿园在进行幼儿美术教学的时候,往往局限于绘画,幼儿的审美和艺术认知力难以得到发展。

(三)教学观念滞后

许多幼儿园虽然已经领会到新课改的目标,但是对于创意美术教学的课程来说,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流于形式或者只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教师不愿意花心思花时间认真备课,创意美术活动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学科间缺乏整合

大多数幼儿园依然把幼儿园的课程设置独立开来,认为各科教师只需要上好自己的科目,并不需要彼此之间进行有机的整合,幼儿接受知识不系统,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有力地衔接,思维想象力受到严重影响。

三、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策略

幼儿美术教师可以就当前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幼儿创意美术教学:

(一)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幼儿美术教学注重的是幼儿绘画技能的掌握,对于幼儿的情感需求关注甚少。长此以往,幼儿在参与美术活动时,便会沦为绘图的工具,对美术毫无感情,甚至会产生逃避和厌恶的心理,不再正视美术课程。实际上,美术教师应当把幼儿的情感体验和美术技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善于发现幼儿的情绪变化,在他们需要关注的时候给予他们更多的回应。

此外,美术教师不止要引导学生学习绘画的本领,还可以带他们折纸、贴画、剪纸等等,尽量鼓励幼儿发现身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创作,包括旧报纸、废纸盒、易拉罐等等,也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正是对幼儿个性的尊重,还能同时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整合

创意美术可以体现在将美术形象与音乐相结合,让幼儿以音乐为依托,充分感知自己心中的形象,把脑海当中浮现出的画面创作出来,这中间美术教师不需要给予过多的干预和指导。创意美术也可以将美术知识与动画、视频相结合,不仅能够扩展幼儿的眼界,还能使幼儿通过动画、视频的启发展开联想,置身于动画场景之中,对创作新的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创意美术教学也需要在设定一个主题之后,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发现美术与其他学科实际上是互通的,会增加幼儿的见解和认知能力。

(三)教学评价的变化

创意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因此,以像不像作为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标准,已经不再适用。美术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评价对于幼儿的影响和重要性,认真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创作过程,对不同的孩子采取差异化的评价。

幼儿创意美术教学就是用幼儿幼稚而抽象的画作来呈现出他们脑海当中独特的世界以及他们眼中的美,是他们真实情感的体现。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我们的思维去评价甚至否定,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认可,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