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计划安排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范例(3篇)

发布人:整理 发布时间:2024-07-10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历史教学

一、信息技术使历史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并活灵活现,达到情境化功能。

历史课程内容要丰富多彩,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喜闻乐见,并能使学生对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事物有个系统的认识,对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趋势来个整体的了解和掌握,那就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才能达到,才能达到情境功能化。成功的历史教学的关键在于通过问题和情境有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历史教师就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和强大功能,将相关内容和信息集中起来,创设一种特定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去掌握。比如,教师在讲到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中涉及到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时。纸币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东西,教师可以在课堂前从网上下载大量相关各种古今中外的钱币资料并加以整理,到课堂上时播放给学生去欣赏时,先从今天中国人们用的纸币开始,再到国外用的纸币,再到古代中国的用金属钱币,再引出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交子”,教师在这过程中可以设置疑问: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哪些新的发展?你能认识多少种外国纸币?然后并引导学生去讨论………学生讨论回答可能不完整,老师再进行补充。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历史课堂传统教学中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历史课堂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信息技术使历史教学手段“用活”和“活用”,达到实效性。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什么时候使用信息技术,完成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一定教学效果的实效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用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遵循信息技术的特性设计课堂教学,“用活”和“活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才能灵活多样,按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规律设计历史知识的形成过程,按照学生的学习历史规律设计历史知识问题的解决过程,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发展为主旨新型历史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历史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历史知识传递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习,并帮助学生选择、组织、开发、使用借助信息技术带来的历史知识。从而使历史教学活动实现由传统式教学模式向创新式历史教学模式转变;由历史认知本位向历史运用能力本位的转变;由“教师主体本位”向“学生主体本位”的转变;由教师教的过程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研究过程的转变。这就是信息技术给历史教学带来的实效性。所以教师在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地讲解时,是用一段视频好,还是用一组图片好,还是用一些文字材料好,还是用一些图表数据好;是一种好,还是两种配合,还是多种配合更和谐。

三、信息技术使历史教学机制灵活善变,实现因材施教。

在交互式练习课堂上,例如识记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对他们进行历史知识运用练习时,可以设置一些填空补缺题,选择题,或是简答题来给他们进行练习,加强他们对知识巩固。而对一些识记力,理解力,运用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文献资料题,综合运用题等难度比较大些的题目来给他们训练,再提高他们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历史学习的主题,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各类历史教学资源库、数据库、信息库中,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程度来选取学习的信息、学习路径和起点,确定学习数量和内容,采用适当的难度来完成学习。

四、信息技术活跃学生学史思维,体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归宿和宗旨。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活跃学生学史思维,让历史课堂可以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学史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史的创新思维,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也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归宿和宗旨。

1、营造学史情境,培养学史激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个生动传神的感性认知。信息技术可以让一段有关历史的影视视频、画面、音乐、一大段的文献资料等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原本“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科特点信息技术整合

一、历史学科特点分析

历史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和教学模式,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宗教、艺术、科技、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等,同时它又是一门基础学科,重点是向学生介绍各个方面的基础内容,让他们能对中国历史有个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承接中国的优秀文化。因此,面对纷繁庞杂的史料,如何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传递给学生就成了历史教学工作者一直追求的梦想。

二、传统教育的弊端

传统上的历史教学基本上呈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是昏昏欲睡。这无疑是一种沉闷死板,让学生感到无聊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历史教学提不起兴趣,无法感受到历史的博大和内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信息来源的单一化和教学方式的呆板,以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

1.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的乐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应用到历史课堂中后,就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新模式。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或设置历史场景,让他们亲身去感受历史,并把他表达出来,教师在其中是扮演导演、策划、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这样学生能真正变成历史的主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能加强学生的自主性、拓展知识范围。学生对一些历史比较感兴趣,但书本上并没有介绍或者比较缺乏,学生就比较困惑。但是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源极为丰富,所以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找有关历史资料,多方感知历史,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然后老师再加以点拨,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入的记忆和理解。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复习。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根据课堂学习的情况,自主选择复习方法与内容。

3.能更好的诠释教材内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是悠长的,它综合了多门学科,“文史不分家“就是最好的体现。所以在古代史中,我们可以播放些诗词朗诵,呈现出一些画面,就能更好的体会作者的心理状态,也能反过来更好的理解其作品的精髓。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也带来了课程实施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被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体现出来。在教学中使用网络技术,教师上课之前,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对课堂教学中用到的各种资源进行整理,设计出教学环节,并在每个环节提出探究主题,提供参考信息、网址、搜索引擎等。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等,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除了可以向教师请教外,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到互联网上搜寻所需内容,最终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达到学习目标,完成研究任务。

四、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历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必需要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作基础。影响教师制作历史课件除不熟悉计算机技能外,资源的匮乏也是一个不容视的原因。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体教师,按照“整体设计、分工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共同建设。

2.正确处理课件与教师的关系。现在大多数历史课件的制作平台是POWERPOINT,而要求交互性强的课件设计,POWERPOINT则很难完成。课件设计的平台应当由POWERPOINT向AUTHORWARE、课件大师、方正奥思等交互性的软件过渡。同时,课件设计则要逐步从辅助教师教转向辅助学生学,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3.明确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带给历史教学结构的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只包括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实现整合后,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师生的互动方式不断丰富,不仅可以一对一,一对多个学生的互动,而且互动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远距离、跨时空的互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学科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历史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方法,随着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学科整合研究的深入进行,必将提高历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进而大大推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历史地理信息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史料积累信息技术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借助网络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收集历史数据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历史数据的收集和积累。中国5000年的文明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也走进了成千上万的家庭,但对于学生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收集各种历史数据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关注教科书中的历史数据,还要引导学生养成收集历史数据的好习惯。事实上,收集历史数据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过程。计算机是计量分析的基本工具,它使收集、使用、处理历史数据和分析多变量历史现象成为可能。因此,为了在历史研究中使用计量学,我们必须掌握操作计算机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在线浏览、访问、阅读、讨论,以及相关的学习话题,用语言的形式进行在线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尤其是那些不善于言辞的人,参与讨论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信息场景

学生有很多渠道可以获取信息。但是直接和间接获得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直接获取的信息,他们很快就会记住,但毕竟是有限的;而间接信息易于遗忘。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可以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知识的同时,互为补充并加深学生的记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历史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能将图像、动画、声音、图形、文本以及其他信息整合到传输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它结合了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形成了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三)借助网络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凭借互联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大量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和史料。虽然这些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不会重复已经逝去的历史,但它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重现过去真实的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通过利用影视素材、自制动画等方式,来向学生展示某一段历史时期或某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典型人物的历史形象,从而为历史教学创造一种既有声音又有画面的历史情境。通过再现历史场景这一方法,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具体,将静态过程转化为动态过程,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过去的历史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你听到他们的声音,或者看到某个人,如果你正处于这种状态,那么就通过内心的情感来体验这个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教学。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励他们的思维并充分发挥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创新历史教学,通过场景模拟和动态展示等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兴奋度,鼓励学生积极地运用网络技术来进行史料累积和历史学习。

(四)借助网络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媒体资源能够有效地提高历史的可信度,缩短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授课的实际需要,反复播放历史图片,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并在其中渗透道德和进行美学教育,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同时,它具有丰富表现力和较强的信息展现能力,能显著提高教学的品质和课堂的效率,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在教学中,仅仅依靠教科书提供的几张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描述历史,使得历史这门课的教学显得非常薄弱,授课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单调的课堂教学变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生动的课程。因此,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高度浓缩教学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节奏显得紧凑,这样就可以留出更多时间来与学生们进行讨论,提高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历史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在相关网站上找到课堂上难以表达的基本史实和一些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和基本概念的实施情况,并可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相关地图、文本、音频、视频资料,经过仔细筛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组织课程。

二、正确处理网络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关系

在网络教学中,所选材料应符合学生对客观事物认知的习惯和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应该说,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无聊的内容变成生动而深刻的理论,以便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然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信息技术的适应性,最终会导致现代教学沦落为“全室观、全室听”的落后局面,形成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此,网络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需要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它要求我们确实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鼓励学生去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传统的灌输教学。在信息时代,网络资源无疑在历史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实现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和资源共享功能以及方便的多路互动模式。但我们也应该正视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其优势,避免其劣势,使网络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的教育功能,而且能够成为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才的不竭源泉。